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山“工改”:一场释放发展新动能的攻坚战

创作时间:
2025-01-22 20:28:2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山“工改”:一场释放发展新动能的攻坚战

自2022年启动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下称“工改”)以来,中山市累计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超4.6万亩,项目容积率从改造前的不足0.6提高到3.0以上。这场轰轰烈烈的“工改”不仅推动了中山市2024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1%,工业投资增长14.8%,更为这座制造业名城注入了新的发展动能。

01

政策创新:破解土地困局

中山市的“工改”攻坚战始于2022年元旦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为破解土地碎片化问题,中山市建立了“3+N”政策体系,探索出“谈、移、拆、建、引”五字经方法论。全市共清理了市镇两级制定的113项不合时宜政策,同时出台涵盖综合政策、空间规划、土地整备、审批服务、财税金融、园区标准、执法管控等7大类的“工改”新政策86项。

在具体操作层面,中山市创新性地推出了多项改革措施:

  • 将厂房限高从50米调整为70米
  • 容积率上限从3.5提升至4.0
  • 推出新建工业厂房允许分割出售政策
  • 延长土地使用年限
  • 将审批流程从“串联”改为“并联”,审批步骤从12个压缩至6个,项目审批时间从超20天压缩至3天
02

经济效益:释放发展新动能

“工改”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显而易见的。据统计,中山市通过“工改”服务优质本土企业增资扩产823家、新招引企业1028家,预计新增投资总额1862亿元。2023年全市GDP超3850亿元、同比增长5.6%,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7.3%。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GDP增长4.1%,工业投资增长14.8%;1-11月“工改”项目完成投资(含技改)超178亿元,占全市工业投资37%。

具体案例更能说明问题:

  • 神湾诚艺·外沙科创城项目,原片区厂房平均容积率不到0.5,亩产税收不到5万元,亩产值不到100万元。改造后,这里已建起60多万平方米的现代产业城,目前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已招引企业超过300家。

  • 小榄镇绩东二社区智能锁具产业基地“工改”二期项目吸引40多家企业入驻,总体入驻率达90%,并与深圳低空经济产业企业达成产业合作协议。

  • 南头镇三年来推动93个项目共完成拆除整理面积1861亩。“工改”项目累计拉动工业投资近22亿元,其中2024年1-11月拉动工业投资近10.7亿元,占全镇工业投资约为63%。

03

社会影响:多方共赢的新局面

“工改”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更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据统计,中山“工改”改造后村集体物业价值普遍提升10倍以上、集体收入大幅度增长,最高达30倍,助力2023年度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近4.6万元。

例如,翠亨新区华照村麻东经济合作社,改造后村集体年收入增长超10倍;横栏镇利源工业园“工改”项目竣工投产后村集体租金收入增加1200万元以上,比“工改”前增长近30倍。

此外,“工改”还带来了环境的改善和城市品质的提升。一大批形态破旧的锌铁棚厂房被拆除,一幢幢高标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现代产业园孕育而生,生产、生活、生态实现有机融合。

04

未来展望:融入大湾区发展新格局

随着深中通道的开通,中山市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在“工改”释放出的连片优质空间支撑下,中山市正积极承接珠江口东岸产业外溢,打造多个万亩级主题产业园,涵盖智能家居、智能家电、新能源等高新产业。

从“广东四小虎”到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中山市正以“工改”为突破口,推动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这场持续三年的攻坚战,不仅破解了土地碎片化问题,更重塑了中山市的产业格局和发展路径,为传统制造业城市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正如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所说:“‘工改’是中山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是破解土地瓶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这场“工改”攻坚战,正在为中山市的未来发展开辟新的天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