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高发,警惕咳嗽传染性威胁
百日咳高发,警惕咳嗽传染性威胁
百日咳近期高发,已致13人死亡,登上热搜第一。这种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病程可长达2~3个月。专家提醒,所有人群皆易感,尤其5岁以下未完成全程基础免疫接种的婴儿易感性更强。百日咳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症状包括严重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终止时伴有鸡鸣样吸气声。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百白破疫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患者等。及时诊断和隔离是防止疫情扩散的关键。
什么是百日咳?为什么近期高发?
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病程可迁延数月而得名。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报告百日咳病例高达59,458例,死亡13例,同比激增26倍。不仅我国,全球多地也出现百日咳病例增加的趋势,英国2024年第一季度就有5名婴儿因此病死亡。
百日咳有哪些症状?如何识别?
百日咳的潜伏期为5-21天,一般为7-14天。典型症状包括:
卡他期:表现为流涕、打喷嚏、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无发热或初期一过性发热,持续1-2周。
痉咳期: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有深长吸气和鸡鸣样吼声,昼轻夜重,睡眠期间更为突出。此期可持续2-6周,甚至更长。
恢复期:痉咳逐渐缓解,咳嗽强度减弱,鸡鸣样吼声消失,但阵发性咳嗽可能持续数周或数月。
百日咳有哪些危害?
百日咳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尤其是对婴幼儿危害更大:
- 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呼吸困难、发绀等。
- 脑病:可引起抽搐、高热、昏迷,严重者可致神经系统后遗症。
- 呼吸暂停:新生儿和小婴儿可出现呼吸暂停、心动过缓或心脏停搏。
- 其他:如肺动脉高压、肋骨骨折、失禁等。
如何预防百日咳?
疫苗接种:接种百白破疫苗(DTaP)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我国儿童应在3、4、5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次,未接种儿童应尽快补种。孕妇在每次怀孕的妊娠第二或三期(35周前)接种疫苗,可为婴儿提供保护。
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遮掩口鼻,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环境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清洁消毒常接触的表面。
健康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增强免疫力。
如果怀疑感染百日咳怎么办?
- 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核酸检测)以确诊。
- 早期治疗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
- 患者应隔离治疗,避免接触婴幼儿和孕妇等高危人群。
- 密切接触者需进行医学观察和必要的预防性治疗。
百日咳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通过接种疫苗和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如果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