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老建筑焕发新生,你期待打卡哪一处?
哈尔滨老建筑焕发新生,你期待打卡哪一处?
1月15日,哈尔滨市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项目招商推介会成功举办,60余家企业、机构代表齐聚冰城,针对15个项目累计提报500余个投资意向。这场推介会不仅展现了哈尔滨市在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利用工作中的新经验与新思路,更为这座城市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央大街:百年老街的新生
作为哈尔滨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街区,中央大街的保护与活化利用一直备受关注。这条全长1.5公里的步行街,汇集了97处文物及历史建筑,每年吸引游客超过1.2亿人次。近年来,中央大街持续升级改造,不断引进新的业态,让老街的生命力在市井烟火中愈发鲜活。
红霞幼儿园:新型家庭模式的探索
在哈尔滨的一处老建筑里,一场关于育儿方式的创新实践正在悄然进行。两个单亲妈妈共同创办的红霞幼儿园,不仅解决了彼此的育儿难题,更为城市中的单亲家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这种互助育儿的模式,展现了老建筑在现代生活中的新价值。
犹太医院旧址:数字化保护的新尝试
在哈尔滨市道里区,一座始建于1919年的砖木结构建筑——奥谢金斯基大楼,正在进行数字化信息采集和测绘建档工作。作为哈尔滨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传承专项课题的一部分,这座大楼的数字化保护工作,为老建筑的精准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圣伊维尔教堂:历史建筑的文化传承
在南岗区东大直街的繁华路段,圣伊维尔教堂静静地矗立着。这座始建于1936年的教堂,是哈尔滨现存最纯正的拜占庭式建筑,也是建筑专业人士公认的哈尔滨现存最优美教堂建筑。虽然历经沧桑,但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依然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建筑爱好者前来参观。
哈尔滨作为一座拥有独特历史背景的城市,其老建筑承载着丰富的文化记忆。这些老建筑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见证,更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象征。在保护与活化利用的过程中,如何平衡历史价值与现代功能,如何在传承中实现创新,是每一个参与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未来,随着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哈尔滨的老建筑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这些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建筑,将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继续讲述着属于哈尔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