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罗通山城考古发掘报告:揭秘高句丽时期重要山城遗址

创作时间:
2025-01-22 21:09:1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罗通山城考古发掘报告:揭秘高句丽时期重要山城遗址

罗通山城是高句丽时期的重要山城遗址,位于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境内。近年来,随着对高句丽研究的广泛深入,罗通山城作为高句丽的研究课题之一,得到了国家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与资金支持。特别是2005年集安高句丽王城王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后,罗通山城成为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的后续保护项目。


罗通山远景

近年来,随着对高句丽研究的广泛深入,罗通山城作为高句丽的研究课题之一,得到了国家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与资金支持。特别是2005年集安高句丽王城王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后,罗通山城成为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的后续保护项目,2006年开始,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国家文物局的安排部署下,有步骤地对罗通山城进行有序的考古调查与试掘。


罗通山城西城2号门址外的新保护标志牌

为了探究高句丽中期山城的文化面貌和内涵,搞清罗通山城的形制和城内的文化堆积,在以往的考古与保护工作基础之上,2006~2009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国家文物局的安排部署下,组织相关的基层文物力量,有步骤地对罗通山城进行了一次调查和三次发掘,发掘仅在西城进行,东城没有进行考古发掘。考古发掘与清理由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李东主持。

罗通山城规模较大,占地面积1.27平方千米,城墙总长约7千米,分西城、东城(主城、副城),是高句丽时期“左右”双山城的代表作,对研究高句丽时期城址布局及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历史具有重要作用。

罗通山城从结构、布局、建筑特征,及其人工石垣、“筑断为城”、屯兵防守等特点来看,与高句丽的五女山城、丸都山城、霸王朝山城以及平壤大圣山城都较为相近,同时罗通山城又有自己的特色,五女山城、丸都山城、霸王朝山城城垣完全是石条垒砌,而罗通山城城垣则是土石混筑,更有其自身的特点,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罗通山城城墙、城门等遗址保存较为完整,城墙建筑对地形、山势的利用,城门和瞭望台的配置,城墙的砌筑方式等都是研究高句丽山城建筑技术及防御技术的重要参考实例。


西城内的采石场(夏季)


东北角楼外侧墙体的清理发掘(平视拍摄)


西城1号门址内西侧台地Ⅳ号区域的发掘现场俯瞰

对点将台、演兵场、角楼等军事设施的布置形式,在城中的相对位置关系等的研究,加深了人们对高句丽时期的军事训练、战时通信等的理解,能够进一步丰富有关高句丽军事的研究成果。

罗通山城控制着通化山区的门户——一统河、三统河及辉发河的上游地区,扼住平原与山区交通的要道,是高句丽国内城、丸都山城向北扩张的重要军事城堡,罗通山城为研究高句丽的交通状况与高句丽以山城为主的军事防御体系提供了重要资料。

罗通山城及城内相关文物,既有军事用器,又有生活用器,既有生活房址等遗址,又有农作物遗物,浮选中的植物物种以粟、黍、稗居多。其中,粟在浮选的24个单位中有21个单位发现;稗在浮选的24个单位中有22个单位发现;黍在浮选的24个单位中有18个单位发现;燕麦在浮选全单位中约有14个单位发现;大豆有7个单位发现,也是比较多的;小麦、高粱、荞麦、紫苏、豇豆属、大麦等有比较少量发现,这为研究当时高句丽与中原地区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联系提供了重要的实证。

浮选出的植物

罗通山城是高句丽时期山城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世纪东北亚地区最具特色的城址之一。

通过罗通山城的调查和考古发掘,可以明确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建成山城之前,这里即有先民活动。从高句丽时期始建罗通山城,到宋金及以后各个时期继续沿用山城。

(审核:孙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
罗通山城考古发掘报告:揭秘高句丽时期重要山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