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发布食管癌预防新方案,教你科学饮食防癌
国家卫健委发布食管癌预防新方案,教你科学饮食防癌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其中特别强调了饮食习惯在食管癌预防中的重要作用。专家指出,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改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降低食管癌的发病风险。
饮食调整:预防食管癌的关键
最新研究数据显示,我国食管癌2022年新发22.40万例,死亡18.75万例,分别占全部恶性肿瘤的4.64%和7.28%。食管癌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处于较低水平,但如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5年生存率可显著提高。
在饮食预防方面,专家建议:
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能有效降低食管癌风险。研究显示,足够的膳食纤维摄入是重要的保护因素。
减少腌制、烧烤类食物:这类食物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和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例如,河南林县地区的食管癌高发就与当地居民长期食用酸菜有关,酸菜中富含的亚硝酸盐在体内可转化为致癌的亚硝胺。
避免过烫食物:国际癌症机构已将65℃以上的热饮列为一类致癌物。长期进食过烫的食物会损伤食管黏膜,增加食管癌风险。
控制饮酒量并戒烟:酒精和烟草都是食管癌的独立危险因素。每日饮酒量增加10g,食管鳞癌发生风险增加25%;吸烟量和吸烟年限的增加也会显著提高患癌风险。
我国食管癌高发的饮食习惯原因
我国食管癌高发与以下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长期进食过快、过烫:这种饮食方式会导致食管黏膜反复损伤,容易引起食管炎症,进而增加癌变风险。
营养不均衡:饮食中缺乏蔬菜水果,动物类食物摄入不足,会导致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增加食管癌风险。
高亚硝胺和真菌毒素摄入:食管癌高发地区的粮食和饮用水中亚硝胺含量较高,且经常食用富含亚硝酸盐的腌制类食物。此外,发霉食物中的黄曲霉素也是强致癌物。
吸烟和饮酒:这两个因素是食管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且具有协同作用。
健康饮食建议
为了预防食管癌,建议采取以下健康饮食方式:
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蔬菜水果摄入,同时摄入适量的动物性食物,确保营养均衡。
改变饮食习惯:避免过快、过烫进食,细嚼慢咽有助于保护食管黏膜。
减少腌制食品:尽量减少腌制、烧烤类食物的摄入,选择新鲜食材。
限酒戒烟:严格控制酒精摄入,最好能戒酒;吸烟者应尽早戒烟。
定期体检:特别是对于40岁以上、有家族史或生活在高发地区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内镜检查。
食管癌的预防需要从日常生活做起,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改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降低发病风险。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最新方案为我们提供了权威指导,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