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杭州灵隐寺:白居易苏东坡打卡圣地

创作时间:
2025-01-22 19:46:0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杭州灵隐寺:白居易苏东坡打卡圣地

在杭州的西湖之畔,有一座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的古刹——灵隐寺。这座拥有近1700年历史的寺院,不仅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传承地,更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家园。唐代诗人白居易、宋代文豪苏东坡等历史名人,都曾在这里留下他们的足迹与诗篇。

01

白居易与灵隐寺

白居易在长庆二年(822年)至长庆四年(824年)担任杭州刺史期间,多次游览灵隐寺。他曾在诗中写道:“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这不仅是对灵隐寺自然风光的赞美,更是对其文化价值的认可。

白居易与灵隐寺的渊源,还体现在他对灵隐佛茶的喜爱上。据记载,白居易与川藉诗僧韬光禅师在杭州西子湖畔品茶论诗,所品之茶正是灵隐寺的佛茶,用水则是韬光泉水。这种茶水相配,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话。

02

苏东坡与灵隐寺

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期间,也多次到访灵隐寺。他在《灵隐寺月夜》中写道:“百重堆案掣身闲,一叶秋声对榻眠。床下雪霜侵户月,枕中琴筑落阶泉。”这首诗描绘了苏东坡在灵隐寺夜宿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他与灵隐寺的深厚渊源。

除了诗词,苏东坡还为灵隐寺留下了其他文化遗产。冷泉亭最初由白居易题写“冷泉”二字,后来苏东坡补写了“亭”字,到了明朝,书画家董其昌又完整地书写了“冷泉亭”三字。这种文化传承,成为了灵隐寺人文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03

灵隐寺的文化价值

灵隐寺的文化价值,不仅体现在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中,更体现在其独特的佛茶文化和飞来峰的摩崖石刻上。

灵隐佛茶,是由寺院庵堂里的僧尼自己栽种、自己采摘、自己炒制而成。这种茶叶外形扁平、光滑、翠绿、整齐,沏开后茶叶碧绿清爽,香气四溢。古代杭州西山一带的天竺、灵隐、韬光等寺院庵堂里许多僧尼都嗜茶如命,“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每年的清明、谷雨时节,这些僧尼便开始上山采摘头茶,西湖茶乡附近笃信佛教的炒茶高手也会应邀到寺院里帮助炒制茶叶,还诞生了一些知名“品牌”茶,如南宋《戚淳临安志》记载,“……钱塘宝云庵产者名‘宝云茶’,下天竺香林洞产者名‘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峰产者名‘白云茶’。”由于茶叶飘香、形美味醇,天竺、灵隐二寺的佛茶一度成为了贡品。

飞来峰的摩崖石刻,则是中国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艺术遗迹。据统计,在飞来峰山现存元代造像67龛,大小造像116尊,众多造像时期遍布五代、宋、元,融汉藏佛教艺术风格于一体,规模庞大、绝无仅有。其中年代最早的是青林洞入口的岩石上的弥陀、观音、大势至等三尊佛像,为951年(北汉乾祐四年)所造。最为人熟知的是大肚弥勒和18罗汉群像,它们是飞来峰众多摩崖石刻中最大的造像,佛龛中的大肚弥勒袒胸鼓腹,开怀大笑,“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天下可笑之人”的形象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周围并环的十八罗汉也是神情各异,细致生动,堪称佛教艺术的瑰宝。

04

灵隐寺的现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灵隐寺不仅是佛教徒朝圣的圣地,更成为了文化传承与精神寄托的重要场所。每年吸引着数百万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感受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灵隐寺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继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灵隐寺,这座承载着1700年历史的古刹,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价值,成为了杭州乃至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它见证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也承载着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无论是白居易、苏东坡的诗词,还是灵隐佛茶的清香,亦或是飞来峰的摩崖石刻,都在诉说着这座千年古刹的传奇故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