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第二机场即将开建,助推成渝经济圈腾飞
重庆第二机场即将开建,助推成渝经济圈腾飞
重庆第二机场——璧山机场的建设即将进入实质性阶段。根据最新官方消息,璧山机场预计将在“十五五”初期(2026-2030年)开工建设,力争2030年建成投用。这一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不仅将为重庆增添新的航空枢纽,更将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建设背景:多重利好叠加
璧山机场的建设,是在多重利好叠加的背景下推进的。2024年3月,国家民航局正式批复同意将璧山正兴场址作为重庆市新机场的推荐场址。虽然此前有消息称基础设施建设将收紧,但璧山机场项目并未受到影响,反而在近期传来新的进展。
璧山机场的定位十分明确:国际货运枢纽和区域客运枢纽。根据规划,机场远期将具备年旅客吞吐量70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350万吨的能力。这一规模,将使其成为重庆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重要航空枢纽。
战略意义:助推成渝经济圈
璧山机场的建设,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5年来,已经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双城经济圈GDP预计将达到8.6万亿元,5年时间迈上2个万亿元台阶。在这样的背景下,璧山机场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区域发展能级。
从区域布局来看,璧山机场选址渝西区域,将有力推动渝西地区的发展。渝西地区是重庆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动力源和增长极。机场的建设,将为该区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促进产业聚集和升级。
从对外开放来看,璧山机场将助力重庆打造西部对外开放门户。机场的货运枢纽功能,将与渝西地区的产业定位形成良性互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同时,机场的建设也将进一步完善成渝地区的航空网络,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未来展望:打造区域新引擎
璧山机场的建设,将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我国将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健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璧山机场的建设,正是这一政策的具体体现。
从经济效益来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因其规模大、外部性强、上下游关联范围广,能获得更大的乘数效应。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长16.2%。璧山机场的建设,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从社会效益来看,璧山机场将提升区域交通便利性,促进人员流动和物资流通。同时,机场的建设也将带动周边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提升区域整体发展水平。
璧山机场的建设,是重庆乃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将为区域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更将为我国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