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甘肃牧民收入因生态保护政策上涨

创作时间:
2025-01-22 19:40:4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甘肃牧民收入因生态保护政策上涨

在祁连山北麓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一场绿色变革正在悄然改变着当地牧民的生活。通过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推广舍饲养殖模式,不仅让牧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也让草原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

01

政策红利释放,牧民收入持续增长

近年来,肃南县严格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鼓励农牧民转变传统放牧方式,发展舍饲养殖。政府投入400余万元,在马蹄乡建设标准化养殖场,配套完善养殖棚、储草棚等基础设施。同时,积极落实老旧棚圈改造提升和新建高标准圈舍补贴等扶持政策,全乡共完成89户149座养殖棚的新建及改建提升工程。

肃南县马蹄乡药草村专职书记李荣斐表示:“通过新建改造养殖棚圈、粗草料青储、精饲料自配等措施,群众的养殖方式逐渐从传统的粗放养殖向精细化、标准化舍饲养殖过渡。政府通过棚圈改造提升补贴、疫病防控技能培训等方式提供帮助,解决了实际困难。”

02

科技创新引领,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

在甘肃省夏河县,通过引进娟姗牛与本地藏牦牛杂交,繁育出的娟姗犏牛产奶量可达牦牛的3-5倍。这种新品种不仅缩短了出栏时间,提升了养殖效益,还帮助当地养殖模式从数量扩张转向减畜增效,有效减轻了草原载畜压力。

四川省红原县作为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县,通过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优良种畜和饲草种子扩繁基地,推动养殖模式从“四季放牧+冷季抗灾补饲”向“暖季适度放牧+冷季舍饲”转型。同时,该县还构建了“家庭生态牧场、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场”的经营模式,2023年全县优质饲草供给量增加4.32万吨,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提升至86.36%。

03

生态经济双赢,绿色发展未来可期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不仅改善了草原生态环境,还有效提升了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以内蒙古为例,2023年全区各类饲草产量达7543万吨,同比增长2.4%,进一步减轻了天然草原放牧压力。同时,通过实施禁牧、草畜平衡等措施,草原生态环境持续好转,为牧民提供了更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2024年是第三轮草原补奖政策实施的第四年,也是关键之年。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落实好政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推进草原补奖政策落实进度,把第三轮政策落实好;要及时开展政策研究,把第四轮政策设计好。同时,要总结和坚持当前草原补奖政策实施的宝贵经验,做好顶层设计、创新工作方法、广泛宣传引导、强化监督管理、扶持后续产业,助推牧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为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和牧区可持续发展开创了良好局面。但要实现草原生态的全面恢复和可持续利用,仍需持续努力。未来,应进一步优化政策设计,提高补贴标准,完善监管机制,推动草原生态保护与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