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AI艺术作品版权之争:从中国传媒大学论坛看全球治理困境

创作时间:
2025-01-22 20:33:4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AI艺术作品版权之争:从中国传媒大学论坛看全球治理困境

4月20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AI时代下的版权治理与艺术发展”主题论坛在北京举行。此次论坛邀请了来自政府、 academia、司法机关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AI艺术作品的版权问题。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随着AI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版权归属、侵权风险等问题日益凸显,亟待解决。

01

AI艺术作品版权的国际争议

AI艺术作品的版权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近期,合成媒体艺术家Jason Allen为其AI生成作品争取版权的故事,再次将这一话题推向风口浪尖。Allen使用AI艺术生成工具Midjourney创作的作品《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在比赛中获奖,但美国版权局却以“缺乏足够的‘人类作者参与’”为由,拒绝为其作品注册版权。

这一决定引发了广泛争议。Allen认为自己通过使用Midjourney的文本提示,投入大量时间创造出特定图像,这种创作过程体现了“人类作者”的元素,足以获得版权保护。然而,电子前沿基金会的版权专家Kit Walsh则认为,如果最终图像是由AI系统生成的,它不应被视为人类创作,因此不具备版权。

在美国,版权局正在就AI与版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据最新消息,美国众议院行政委员会主席布莱恩·斯蒂尔致函美国版权局,要求了解该局关于AI对版权法影响的多份报告的最新情况。版权局已发布第一部分报告,建议立法赋予个人控制其声音和肖像的数字复制品的权利。此外,版权局还就美国版权法与人工智能系统的交叉问题征求公众意见,收到约1000条与数字复制品相关的意见。

02

中国相关案例和实践

在中国,AI生成艺术作品的版权问题也已引发多起诉讼。例如,在一起涉及AI生成奥特曼图片的案件中,广州互联网法院裁定生成式AI侵犯了原告的著作权。法院认为,虽然AI绘画服务由第三方服务商提供,但平台理论上可以采取一定的技术防范措施,防止生成实质性相似的图片。此外,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应当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如建立投诉举报机制、提示潜在风险等。

在另一起案件中,北京互联网法院认定被告未经许可使用原告通过开源软件Stable Diffusion生成的图片,并去除署名水印,侵犯了原告的署名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法院强调,即使图片是通过AI生成,只要构成作品,就应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03

专家观点和未来展望

面对AI艺术作品版权问题带来的挑战,专家们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王廷信教授认为,版权意识是中华传统艺术有序传承的生命线,需要加强版权保护。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陈恺建议,内容创作者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作品,模型开发者可以利用模型水印等技术验证模型版权。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戴士剑则指出,解决数字产品的侵权问题,需要从技术和法治多个角度入手,进行综合治理。同时,还需要结合行业自律、用户教育,构建一个多方合作、多层次、全方位的侵权检测与打击机制。

然而,AI艺术作品版权问题的解决并非易事。正如最高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杨建军所言,人工智能对社会带来各方面的影响,使整个社会的违法犯罪行为、侵权方式等产生了不同以往的形态。这需要司法机关立足时代发展特征,通过大数据赋能提升监督能力。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类似的问题可能会越来越多。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传统法律框架,将是社会各界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正如与会专家所言,AI时代的版权治理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