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1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古建筑到历史遗址的文化瑰宝
怀化市1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古建筑到历史遗址的文化瑰宝
怀化,这座被誉为“鹤城”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是中国中东部地区通往大西南的重要交通枢纽,更是一座承载着千年文明的“文化宝库”。从宋代的龙兴讲寺到清代的马田鼓楼,从侗族的芋头侗寨到抗战时期的芷江洽降旧址,怀化市境内现存1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一处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智慧。
1. 龙兴讲寺
龙兴讲寺(民间简称龙兴寺)位于沅陵县城西北角的虎溪山麓,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书院之一。这座寺院的建筑装饰艺术极为丰富多彩,特别是大雄宝殿中的镂空石刻讲经莲花座,玲珑剔透,甚是精美。其建筑所属时代为宋至清,其中许多文物为国内罕见之物。1996年11月20日,龙兴讲寺被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马田鼓楼
马田鼓楼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坪阳乡田心寨境内,始建于清顺治年间,是侗族独特的建筑代表。这座鼓楼不仅是侗寨的特殊标志,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1950年重修后,于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芋头侗寨古建筑群
芋头侗寨古建筑群位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芋头村,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整个建筑群占地11.6万平方米,包括四座鼓楼、三座风雨桥、一座门楼、两口古井、两个萨岁坛、1.6公里的古驿道以及78幢造型各异的侗族吊脚木楼。2001年6月25日,芋头侗寨古建筑群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高椅村古建筑群
高椅村古建筑群位于会同县高椅古乡境内,因其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地形宛如一把太师椅而得名。整个村寨共有590多户,2200多人,其中85%的村民为杨姓,系南宋威远侯杨再思的后裔。2006年5月25日,高椅村古建筑群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 洪江古建筑群
洪江古建筑群以洪江古商城为核心,坐落在沅水、巫水汇合处,其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期。现存的明、清古建筑,如窨子屋、寺院、镖局、钱庄、商号、洋行、作坊、店铺、客栈、青楼、报社、烟馆等共380多栋,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之一。2006年6月25日,洪江古建筑群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 坪坦风雨桥
坪坦风雨桥位于通道县百里侗文化长廊的坪坦河上,共有9座造型各异的风雨桥横卧其上,分别命名为永福桥、回福桥、永定桥、文星桥、普济桥、迥龙桥、中步头桥、中步二桥、观月桥。这些桥梁均始建于清代,采用木结构,不用钉铆,只采用木榫卯,甚至使用了古老的湿藤绑扎法。2006年6月25日,坪坦风雨桥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 荆坪村古建筑群
荆坪村古建筑群位于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中方镇舞水河西岸,据史料记载和文物部门考证,该村战国时是牂牁古国之都且兰古城,汉代为舞阳县址,唐宋为溆州城址。现存的主要建筑包括潘氏祠、潘贞周墓(宋代,荆坪一世祖)、唐代古井、节孝坊、文昌阁(乾隆帝师潘士权的藏书楼)、关圣殿、五通神庙、古驿道、伏波宫等。2013年5月3日,荆坪村古建筑群被正式批准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 黔城古建筑群
黔城古建筑群位于怀化市洪江市黔城镇,历史城区总面积0.8平方公里,城内青石街巷纵横交错,明清建筑比比皆是。古城原有五个城门,今尚存四门遗址,其中西门又称中正门,其城门及门楼保存完好,门上"中正门"三字系民国时期戴笠所书。2013年5月3日,黔城古建筑群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 芷江天后宫
芷江天后宫位于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镇舞水河西岸,原为福建客民会馆,始建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占地3700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1970平方米,为内陆最大的妈祖庙。芷江天后宫坐西朝东,南北建有耳室,中间三进:戏台、正殿、观音堂,左为财神殿,右为武圣殿和五通神殿,全部建筑结构基本保存完整。2019年10月7日,芷江天后宫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 恭城书院
恭城书院原名"罗蒙书院",位于通道县罗蒙山下,始建于宋1105年,后被大火烧毁。清乾隆57年(1792年),侗家的能工巧匠将"罗蒙书院"在原址重建,更名为"恭城书院",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侗族古书院。2013年5月3日,恭城书院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 芙蓉楼
芙蓉楼坐落于沅、潕水汇流之处的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镇,有"楚南上游第一胜迹"之誉,是历代文人墨客吟诗作画之处,也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宴宾送客之地。2013年5月3日,芙蓉楼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 兵书阁与文星桥
兵书阁与文星桥位于通道县西北50公里的戈冲乡占字岩村,据载始建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与兵书阁一箭之隔,遗存一座三亭式廊桥,名叫文星桥。2013年5月3日,兵书阁与文星桥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 白衣观
白衣观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播阳乡,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由侗族道士募建,供奉太上老君和侗族崇拜的诸神。楼阁共五层高约18米,纯木结构,平面呈八方形,边长5.7米。2013年5月3日,白衣观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4. 高庙遗址
高庙遗址位于洪江市安江镇东北约5公里的岔头乡岩里村,是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分布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最厚处距地表达5米多。2006年5月25日,高庙遗址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5. 向警予故居
向警予故居位于溆浦县卢峰镇警予西路27号,纪念馆由向警予铜像纪念碑广场、向警予同志故居、向警予同志生平事迹陈列室三个部分组成,现占地面积8680平方米。馆内向警予的故居建于清末民初,为五柱穿斗式木构架砖围护墙的湘西木板屋组成四合院,占地面积1440平方米、建筑面积694平方米。1996年11月20日被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6. 抗日胜利芷江洽降旧址
抗日胜利芷江洽降旧址位于芷江侗族自治县城东3.5公里的七里桥。旧址有洽降会场、洽降纪念坊、资料展览室、纪念抗战胜利展览馆、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何应钦办公室等。1946年2月建洽降纪念坊。2006年6月25日,抗日胜利芷江洽降旧址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2月,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17. 安江农校纪念园
安江农校纪念园位于怀化市安江镇溪边村,占地面积250余亩,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校园内古树参天,绿叶成荫。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带领他的助手们在这里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科研工作长达37年。"一粒改变世界的种子"——杂交水稻就是在安江农校这个神奇的地方经过艰难探索取得突破、成功并走向世界。2009年8月,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纪念园被批准公布增补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月,安江农校纪念园成功入选湖南省第四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