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牧神记》:良渚文化与苏绣的创新演绎,国漫新标杆的诞生

创作时间:
2025-01-22 19:22:1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牧神记》:良渚文化与苏绣的创新演绎,国漫新标杆的诞生

《牧神记》动画自2024年10月在B站开播以来,凭借独特的暗黑国风美学和精湛的制作水平,迅速成为国漫新宠。截至12月18日,播放量已突破一亿次,B站评分高达9.7分。这部改编自宅猪同名小说的动画作品,不仅在剧情和制作上表现出色,更在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上做出了令人瞩目的创新。

01

良渚文化的创新演绎

在《牧神记》中,良渚文化元素被巧妙地融入场景设计之中。主角秦牧成长的残老村,其建筑风格参考了良渚古城的茅草屋结构,营造出一种原始而神秘的氛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动画中的玉琮祭坛设计:

  • 主体造型:祭坛的主体造型、材质与花纹均取材于良渚文化的玉琮,这一设计不仅体现了良渚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暗示了故事中神与人的对立关系。
  • 空间布局:祭坛置于水流书卷之上,形似泉眼的设计寓意着良渚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水流书卷在空中垂下,仿佛历史画卷徐徐展开,为观众呈现出一幅充满诗意的国风水墨画面。
  • 细节考究:秦牧的玉佩纹样采用了良渚文化的标志性神人兽面纹,项链处则结合了玉管串和玉璧造型,这些细节设计不仅增添了角色的神秘感,也体现了制作团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理解。
02

苏绣工艺的现代诠释

在人物设计方面,《牧神记》更是大胆创新,将中国传统非遗苏绣工艺融入动画之中。特别是在塑造司婆婆年轻版造型时,通过动画完美还原了苏绣的华美与细腻,展现了角色的风华绝代。

更值得一提的是,《牧神记》团队与非遗苏绣代表性传承人朱寿珍、青年刺绣艺术家周蕾及其团队合作,首次用非遗工艺还原全套角色服饰。整套服装以非遗香云纱作为主体面料,辅以非遗苏绣技艺还原全身精美花纹设计。这一跨界合作不仅为非遗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动画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03

暗黑国风美学的突破

《牧神记》的创新性不仅体现在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上,更在于其独特的暗黑国风美学风格。动画通过黑、红、金等色调的运用,营造出一个被神遗弃的暗无天日的世界。九老的面具、盔甲、披风等造型设计,以及巨型异兽的形态,都透露出诡异恐怖的氛围。这种对暗黑国风美学的尝试,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也拓宽了国漫美学的边界。

04

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融合

《牧神记》的成功在于它不是简单地堆砌传统文化元素,而是将这些元素与现代艺术表现手法巧妙结合。例如,在动画中,上古神女诵念经文时采用了《广韵》里的中国古汉语拟音方式,既体现了语言的时代隔阂,又展现了语言和文明的传承关系。这种创新性的表达方式,不仅让观众体验到崭新的视觉冲击力,更从心底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05

对比与展望

与其他优秀国漫作品相比,《牧神记》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性运用。例如,《凡人修仙传》《仙逆》等作品虽然也获得了高分评价,但它们更多地停留在对传统元素的再现层面。而《牧神记》则通过与非遗工艺的跨界合作、独特的暗黑美学风格,以及对东西方哲学思想的融合,开创了国漫创作的新路径。

随着《牧神记》的热度持续走高,追番人数越来越多,外界对于《牧神记》作为年番播出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12月21日举行的B站2024-2025国创发布会上,官方终于正式宣布《牧神记》将作为年番在 2025 年播出,令粉丝们惊喜不已。在接下来的一整年中,每周观众们都将在《牧神记》的陪伴中度过,如此庞大深厚的史诗级故事,接下来将如何展开,秦牧会如何成长,我们拭目以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