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使用二甲双胍的糖友需要注意什么?
长期使用二甲双胍的糖友需要注意什么?
二甲双胍(Metformin)是一种广泛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属于双胍类药物。它最初在20世纪20年代被发现,但直到1957年才在法国首次用于临床治疗。
二甲双胍通过降低肝脏葡萄糖生成、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减少肠道葡萄糖吸收等多种途径,共同作用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因其疗效和安全性得到了广泛认可,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之一。
二甲双胍是怎么起作用的?
抑制肝脏糖异生:二甲双胍能够抑制肝脏中的糖异生过程,减少葡萄糖的生成,从而降低空腹血糖水平。
增加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二甲双胍通过改善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功能和增加胰岛素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活性,增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降低血糖。
减少肠道葡萄糖吸收:通过作用于肠道上皮细胞,减少葡萄糖转运蛋白的表达和活性,降低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
二甲双胍的疗效
降低糖化血红蛋白:二甲双胍能够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通常能够降低1.0-2.0%。持续使用,可以有效控制空腹和餐后血糖,减少胰岛素依赖。
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二甲双胍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减少胰岛素抵抗。长期使用可以延缓或减少胰岛素的使用,降低胰岛素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风险。
延缓疾病进展:多项临床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可以延缓2型糖尿病的病程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和心血管疾病。
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 胃肠道反应
消化不良: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一般在开始使用二甲双胍的前几周内出现,但随着身体的适应,大多数患者的症状会逐渐减轻。
应对策略: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目标剂量。同时饭后服用药物可以减轻胃肠道不适。如果症状严重,及时咨询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或选择其他降糖药物。
- 乳酸性酸中毒
乳酸性酸中毒: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不良反应,其特点是血液中乳酸水平升高,导致代谢性酸中毒。二甲双胍通过抑制肝脏中的糖异生过程,会影响乳酸的清除,在肾功能不全或低氧情况下,乳酸堆积的风险增加。
高危因素:包括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严重感染、缺氧、脱水等情况。
预防措施: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特别是血肌酐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减少药物剂量或停药。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乳酸性酸中毒的早期症状,如疲劳、肌痛、呼吸急促、腹痛等,一旦发现,立即就医。
- 维生素B12缺乏
维生素B12缺乏:二甲双胍可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长期使用可导致维生素B12缺乏。维生素B12对维持神经系统功能和红细胞生成至关重要,缺乏时可出现贫血、神经病变等症状。
预防措施:定期检测血清维生素B12水平,特别是对于长期使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如果发现维生素B12缺乏,应及时补充维生素B12制剂。
- 其他不良反应
金属味:部分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后会感到口中有一种金属味,这种感觉通常是暂时的,不需要特别处理。
体重变化:二甲双胍有助于减轻体重,但也对个别患者产生不同的影响,如体重增加或减少。如果体重发生变化,与医生讨论,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皮肤反应:罕见情况下,患者可出现皮疹或过敏反应,如果出现皮肤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需要监测的指标
- 血糖水平
频率:每天监测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稳定后每周或每月监测一次。
方法:使用家用血糖仪进行自我监测,定期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
重要性:确保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减少并发症风险。
- 肾功能
频率:每3-6个月进行一次肾功能检查。
方法:通过血液检查测定血肌酐水平,并计算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
重要性:预防乳酸性酸中毒,确保患者安全。
- 维生素B12水平
频率:每年进行一次维生素B12水平的检测。
方法:通过血液检查测定血清维生素B12水平。
重要性:预防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贫血和神经病变。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关注肾功能,定期检查并调整药物剂量,避免药物过量带来的风险。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对于计划怀孕或已经怀孕的患者,不推荐使用二甲双胍,但可使用胰岛素来维持血糖水平。二甲双胍可以通过乳汁排泄,使用二甲双胍期间不推荐哺乳。
合并其他疾病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调整剂量或停药,避免乳酸性酸中毒。肝功能不全患者监测肝功能,确保药物安全性。心力衰竭患者定期监测心脏功能,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接受碘化造影剂检查的患者:在检查前或检查时必须停止服用二甲双胍,在检查完至少48小时后且肾功能稳定才恢复用药。
接受常规、脊髓或硬膜外麻醉的手术的患者:必须停止服用二甲双胍,术后至少48小时后且肾功能稳定才恢复用药。
长期使用二甲双胍需要密切监测血糖水平、肾功能和维生素B12水平,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同特殊人群在使用二甲双胍时需要注意个体化的剂量调整、监测频率和安全性评估。通过及时观察和处理不良反应,可以最大程度地确保二甲双胍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检查,并记录相关数据,以供医生参考和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