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黑素不能当糖吃 过量或致副作用
创作时间:
2025-01-22 19:22:0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褪黑素不能当糖吃 过量或致副作用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睡眠问题已成为困扰现代人的一大难题。褪黑素作为一种常见的助眠产品,被广泛使用。然而,褪黑素真的适合所有人吗?长期服用又会带来哪些副作用?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4》指出,2023年居民睡眠指数为62.61分,较2022年和2021年均有下降,且相较于就医,我国居民更倾向于使用助眠产品改善睡眠。而长期或过量使用褪黑素可能会抑制人体自身褪黑素的分泌,从而干扰正常的睡眠节律,并可能导致对药物的依赖性。
褪黑素的作用机制
褪黑素是一种内源性激素,主要由人类的松果体分泌,通常在夜间分泌增多,对改善睡眠有促进作用。研究显示,褪黑素的分泌与光线强度密切相关,光线越暗,分泌越多,在没有光照的前提下,人体的褪黑素水平会在晚上9点至10点之间开始上升。
褪黑素的适用人群和使用注意事项
对长期夜班工作者、需要倒时差人群、褪黑素自身分泌不足的老年群体而言,褪黑素可以有效地起到调节生物钟和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
- 褪黑素并非真正的治疗性药物,适量使用可能会有一定的帮助,但长期补充褪黑素,并不能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
- 褪黑素改善睡眠的作用不可否认,其副作用也比其他安眠药更少,但仍不可忽视。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头晕头痛、恶心、嗜睡、胃肠不适、昏沉等,较少见的副作用包括短期情绪不佳、轻度焦虑、腹部痉挛、意识障碍等。
- 长期或过量使用褪黑素可能会抑制人体自身褪黑素的分泌,从而干扰正常的睡眠节律,并可能导致对药物的依赖性。
- 建议首次服用褪黑素之前,应先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尤其是对于患有慢性疾病或正在服用其他药物的人群。
- 未成年人服用可能会影响其性腺轴激素分泌,导致出现生殖器官、功能发育障碍;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服用可能影响胎儿发育或乳汁分泌;内分泌疾病患者服用可能影响内分泌功能导致病情加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服用则可能加重肝肾负担;酒精过敏人群、抑郁症患者以及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等自体免疫疾病患者等都不建议服用褪黑素。
- 在从事驾驶、机械作业等工作前,切忌服用褪黑素,会导致出现困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反应,带来安全风险。
治疗失眠的科学方法
针对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非药物疗法,已被多个国家的睡眠医学指南推荐为治疗成人慢性失眠的首选方案。它主要包括睡眠卫生教育、刺激控制、睡眠限制、松弛疗法等方面,通过改变患者对失眠的认知和行为,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其效果在短期和长期内都被证明优于药物治疗,且副作用较小。
药物治疗可用在心理治疗无效或病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常用药物包括苯二氮䓬类和非苯二氮䓬类药物等。此外,补充替代治疗如针灸疗法、音乐疗法等也被用于治疗睡眠障碍中。
对于失眠,大家一定不要忽视也不要讳疾忌医,正确的治疗才能帮助早日恢复正常。但需谨记,任何治疗都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妇女报
热门推荐
接力龙头股:高收益还是高风险?
双十一护腰神器大推荐:告别腰椎间盘膨出
王力宏南昌演唱会座位体验分享:480元价位值得买吗?
2025年广东高工评审新规:学历门槛提高,继续教育成标配
双十一熬夜党必备:龙胆泻肝丸助你降肝火!
错题分析:高一学生的心理成长神器?
如何通过科学奖惩机制提升员工执行力
软件业:十大法律风险与应对
去清迈,寻找治愈的阳光
AI技术真要引领动画制作的未来了?
春季养肝新姿势:橄榄油、大蒜、绿茶的科学搭配指南
《折狱龟鉴》:中国古代刑侦思想的集大成者
三年储蓄计划:基金投资新趋势与风险提示
新高考赋分制:从规则到影响,一文全解
红墙哥教你如何在游戏中装X回怼
都江堰二王庙:震后重生的文化瑰宝
模拟法庭“多”亮点,点亮校园普法活力
魏科长竞聘市场拓展部经理岗位演讲稿
负重引体向上的训练效果如何?这种训练方法有哪些注意事项?
别让婚礼花费成了“甜蜜的负担”
高中数学的证明方法有哪些
四川省新高考选科攻略:如何科学选科?
专家支招:科学化解家庭冲突
职场冲突巧化解:情境降温让沟通更顺畅
当XX明星遇上阴阳怪气:一场网络狂欢的N种打开方式
精神分析:开启自我认知的新旅程
一周健康食谱:轻断食版
研究发现 | 都说单身快乐,为什么还是害怕单身?
解决服务器不稳定的六大方法
企业如何防范“挖角”带来的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