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兰州绕城高速将再迎建设机遇?!

创作时间:
2025-01-22 20:45:3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兰州绕城高速将再迎建设机遇?!

近日,甘肃“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推介大会在兰州召开,共推出11个公路项目,总投资近1100亿元、总里程653.55公里。这些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完善兰州“大陆桥走廊”“西部陆海走廊”“京藏走廊”和“兰州—平凉—庆阳—延安”交通主通道综合立体交通网格局,强化外联辐射作用,助力兰州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其实,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交通是兰州绕不开的话题。二十余年“缝缝补补”,导致兰州周边的交通状况奇差,环线缺失,路网不密,即便是兰州各区县之间都不能实现互联互通,因此,交通已经成为限制兰州发展最大的障碍。

而此次甘肃启动的三大高速通道建设,大概率是兰州弥补高速公路路网缺失的最后一次“大机遇”。

中通道建设:兰州交通发展的缩影

此前,兰州启动的中通道建设,因为多种原因导致项目建设延期,就让不少兰州人感到痛惜,因为从2014年开始兰州中通道进入大家视野,到如今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但是这条联通主城区和新区的高速公路迟迟无法贯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重大的损失。

其实,兰州作为一个省会城市,在过去的这些年,类似中通道这样的项目还有很多,打开地图软件,相比同属西部的重庆、成都、西安、贵州和昆明等城市,兰州的高速路网密度是最低的,而交通成为限制兰州发展最重要的原因。

可以说,中通道建设就是过去多年,兰州交通发展的一面镜子!

首先,从城市经济角度:中通道规划时,原计划3~4年建成,但受包括拆迁和地质等影响,分多期开发节奏被打乱。但归根结底,开发资金有限是最大制约,换个角度来说,经济不强一切皆是空谈。但另一方面的原因也是因为没有利用好省内的国资平台,例如公航旅、公交建等企业,在省内假设了几千公里的高速和一级公路,但是在兰州市这个层面上却没有新建项目,这不能不值得兰州反思?

其次,从周边对标角度:“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若缺乏前瞻理念和眼光,钱再多亦无用,浪费不可避免。对于甘肃的基建,其实一定要明确一个观点,把钱扔在省会搞基建,能带动产业、能吸引人才,最后是能产生收益实现良性循环;但是在其他的一些区域,把钱投进去相当于打水漂。

而从国家最近的一些政策也可以看出端倪,12个高负债的省份被叫停搞基建,而上海、杭州、东莞、成都等15个城市却急着做城市更新;不同城市不同待遇,本质的区别是能不能产生回报,这是值得甘肃和兰州思考的新命题。

第三,从畅通交通角度:早在2012年成都就开始“破釜沉舟”建设高速路网,四川、贵州等地也是这个思路,先完善高速路网,再建设乡村公路,但是就在我们拼命建乡村公路的时刻,其他省份纷纷发力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建好了,才能从根本上带动产业的发展和城市群的融合发展。

目前,兰州已演变成为多中心的城市格局,城市也从一心两翼变成了一主多心,城市高速和城市环线在交通体系堪称“命脉”。在同类型城市中,兰州是最缺环线高速的城市,没有之一。

在当下不断变化的经济大环境、大规模改造带来的巨额投资以及诸多不可控风险等因素下,兰州交通彻底提升已几无可能。但是抓住机会,用好已有的政策和省会的优势,将缺失的路段弥补上来,兰州还是有机会的。

十一个高速公路项目:兰州交通发展的新机遇

从目前来看,对于中西部地区,如果不能做大做强省会,情况会更惨。城市分级就是阶级分级,上下游企业需要集中发展,才能形成规模,省会是中西部省份唯一能打的城市。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之后,最优秀的一批人要么出国了,要么去了一线城市。资质平平的大多数人,除非能够在老家考个编制,否则都是哪里工资高往哪里跑,但是编制的数量是固定,不可能有那么多岗位,所以如果在家门口没有一个大城市,所有的体制外人员都会被一线城市或者其他省份的大城市吸走。

甘肃如果不做大省会,整个省都无法避免被吸走所有青年劳动力,只能剩下体制内成员,只有做大省会,才能吸引大企业入驻,才可以留住一大批体制外人员,不信你看看其他地级市/县,都是只有体制内成员的。

因此,对于地级市和县城来说,如果你自己一定不能发财,你最好希望你家的大哥哥发财,而不是邻村的一个陌生人或者大哥哥发财,起码你家的大哥哥发财了,还能按比例分一些给自己的弟弟们,其他的大哥哥发财了,只能让你看一看。

要想强省会,就必须强交通。此次兰州市推介的11个高速公路项目,总投资近1100亿元、总里程653.55公里,从规模上来说,堪称兰州过去二十年交通领域最大规模的投资,更是兰州强省会交通补短板最亟需的项目。

其中,主通道项目3个:

S40(庆阳—兰州)中连川至清水驿段,估算总投资42亿元,路线全长23公里,拟采用高速公路标准建设。目前正在开展前期方案研究。

S62兴隆山旅游专用公路,估算总投资131亿元,主线全长64公里,同步建设沈家坡至阿干镇支线,拟采用高速公路标准建设。目前项目可研和特许经营实施方案已编制完成。

S40(庆阳—兰州)石佛沟至河口段,估算总投资119亿元,路线全长58公里,拟采用高速公路标准建设。目前正在开展前期方案研究。

通道联络线项目3个:

G341(黄岛—海晏)中川至河桥段,估算总投资127亿元,主线全长121公里,同步建设永登高铁站连接线6.3公里,兰州新区东立交连接线2.6公里。拟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建设。目前项目可研已批复,初步设计和特许经营实施方案已编制完成。

S01(兰州经济圈环线)河桥至海石湾段,项目估算总投资66亿元,主线全长36公里,同步建设红古互通连接线1.76公里、王家口枢纽互通连接线4.6公里,拟采用高速公路标准建设。目前项目可研、初步设计、特许经营实施方案已编制完成。

G666(景泰—兰州)兰州新区至兰州段,估算总投资60亿元,路线全长77公里,拟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建设。目前项目可研报告已编制完成。

通道辐射线项目4个:

G3032(永登—海晏)永登至天堂寺段,估算总投资162亿元,路线全长95公里,拟采用高速公路标准建设。目前正在编制项目可研报告。

S01(兰州经济圈环线)北湾至定西段,估算总投资207亿元,路线全长120公里,拟采用高速公路标准建设。目前正在开展前期方案研究。

S01(兰州经济圈环线)永靖至花庄段,估算总投资54亿元,路线全长30公里,拟采用高速公路标准建设。目前正在开展前期方案研究。

S58青白石至忠和高速公路,估算总投资31亿元,路线全长12公里,拟采用高速公路标准建设。目前已编制完成项目可研和初步设计。

枢纽支撑类项目1个:

G1816乌玛高速兰州过境段(九州北至兰州南)项目,估算总投资100.11亿元,路线全长17.55公里,拟采用高速公路标准建设。目前项目可研和初步设计已批复,特许经营实施方案已编制完成。

兰州交通发展的未来展望

在过去交通大突破的年代,兰州没有搭上快车,交通不畅带来的诸多问题让兰州整座城市“买单”,而关于兰州的交通问题,也成了限制兰州产业发展的关键。

纵观兰州这20余年交通“补丁史”,兰州的交通在“缝缝补补”思路下,资金投入、长时间耽搁带来的效率与时间问题,哪个不是天文数字?更不要说由此带来的其他损失。

兰州也成为机场高速收费和缺少环城快速的城市,但是,这个延续20余年的现实,如果仅仅归结到“钱”上,就更难以服众,几乎所有的省份都缺钱,但是绝大部分省份都咬着牙让省会畅通了。

第一、要理清兰州交通的家底和历程:理清历程就是了解家底,必须从全局判断其角色和地位。要明白兰州交通的亟需,要从整个大兰州的发展出发,谋划交通建设,积极走出去。

第二、要了解城市高速公路的作用:高速公路,是构建超大城市格局的根本。必须建构适应兰州未来发展的高速公路体系,实现“环环相扣”。兰州高速,问题核心在于硬件不能满足发展和生活需求,还尚处于“补课”阶段。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要是打通水源至连霍高速的连接线,整个城关区的北拓局面是不是就打开了?

第三、立足全局实现环高速设:立足全局深化高速公路专题研究,实现全民共识。即使改造,也都有的放矢、合理有序,而非“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导致路永远修不完,但是永远不能看到效果。

当然,站在如今的现状,我们也需明白,对一座大型城市而言,庞大汽车数量以及流动性,没有绝对的硬件能满足,但是兰州的硬件欠账太多了,需要各方下定决心补齐。

兰州作为“全国主城区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接下来拓展师必须得,从一心两翼变成一主多心,兰州在完成“补课”的同时,更需要彻底实现整个城市的疏解,在这个大原则之下,兰州需要着眼于未来,高起点规划建设。

总之,希望这一次兰州要有大格局,用好省内的公航旅、公交建,主动走出去对接央企投资兰州推介的11条高速公里项目,彻底将兰州的高速短板补上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