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腾冲北海湿地: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赢之路

创作时间:
2025-01-22 21:00:2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腾冲北海湿地: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赢之路

腾冲北海湿地,这片被誉为“地球之肾”的高原火山堰塞湖湿地,近年来通过持续的生态保护与科学管理,不仅恢复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更实现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成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典范。

01

独特的湿地景观与生态价值

北海湿地是云南唯一的火山堰塞湖湿地,也是中国唯一的浮毯型苔草湿地,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这里不仅是多种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更是研究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基地。明朝旅行家徐霞客在其《滇游日记》中就曾描述过北海湿地的神奇景观:“海子大可千亩,中皆芜草青青,下如草浮结而成者,亦有溪流贯其间……”

02

科学保护: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提升

面对湿地面积缩小、水质恶化等挑战,腾冲市自2010年起实施了一系列湿地恢复工程,累计恢复湿地2600余亩。腾冲北海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自2016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科学论证和系统规划,持续做好湿地生态环境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修复、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恢复三篇文章。

在具体措施上,管护局建立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四巡”工作机制,累计开展巡护2890人次,修缮加固防护栏3400米。同时,持续清理打捞外来入侵物种,如凤眼莲、粉绿狐尾藻等,有效保护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

通过持续努力,北海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莼菜的分布区域从3亩扩大到1500余亩,鱼类种类从6种增加到12种,水鸟数量从2021年的61种增加到2023年的71种。更令人欣喜的是,全球极度濒危物种青头潜鸭已连续三年选择在此越冬,这充分说明北海湿地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03

生态旅游:绿色发展与社区共管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北海湿地还积极探索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湿地每年接待游客约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6000万元。这些收入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更为湿地保护提供了资金支持。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北海湿地建立了科学的管理体系。一方面,通过规范化管理确保旅游活动不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周边社区参与保护工作,形成“保护-发展-再保护”的良性循环。例如,湿地周边的双海村村民周艳超就表示:“湿地保护得越来越好,游客也越来越多,收入也高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要更加保护好湿地,让游客越来越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富裕起来。”

此外,北海湿地还十分重视科普教育工作。利用“世界湿地日”“爱鸟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主题日活动,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发放各类资料16万份,有效提高了周边村庄群众的湿地保护意识。

04

成功经验与启示

腾冲北海湿地的成功经验表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非对立关系,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通过科学规划与管理,完全可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经验对于其他地区,尤其是拥有重要生态资源的地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未来,随着全球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腾冲北海湿地的保护与发展模式必将为更多地方提供有益的参考。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像北海湿地这样的成功案例,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贡献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