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百年金庸,刀剑如梦!盘点金庸笔下侠客们的自我形象塑造

创作时间:
2025-01-22 18:38:3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百年金庸,刀剑如梦!盘点金庸笔下侠客们的自我形象塑造

2024年3月10日,金庸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让我们一起重温金庸笔下的江湖世界。作家维舟从叙事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了金庸小说中侠客的自我形象塑造,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更加立体、丰富的金庸江湖。


2024年3月10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一百年前的今天,金庸先生诞生,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这位武侠巨匠以笔为剑,构建了一个充满魅力的江湖世界,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走过风雨岁月。
金庸的武侠世界,有刀光剑影的较量,有恩怨情仇的纠葛,更有义薄云天的英雄豪情。无数的读者,都曾跟随乔峰、郭靖、杨过等大英雄的脚步,走过山川河流,穿越草原大漠,历经生死离别,体验那份真挚的江湖情义。
江湖情深,武侠梦长。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希望和所有的“金迷”一起,重温那些令人心驰神往的江湖侠客梦。
经典永不过时,年轻人还是爱看金庸武侠!
2024年2月21日,#金庸霸榜2023上图借阅榜#
一举成为微博的热门话题
看到这借阅书单,金庸武侠竟然霸占榜单前6名,无比惊讶!万万没想到,金庸还是这么受欢迎!
事实上,许多年来,金庸先生的小说一直吸引着无数书迷的目光,他们沉浸在这个瑰丽多彩的武侠世界,探寻着其中的奥秘与深意。
作家维舟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从叙事的角度入手,解读金庸小说的母题,理解其所以风行的文本密码。再借助人类学、社会学的角度,既有严肃的分析,指出金庸文本的错误和矛盾之处,也出以戏仿,重新理解金庸笔下的江湖、人物和地理空间。

维舟(2019年拍摄于土耳其卡帕多西亚)
维舟,上海崇明岛人,作家、书评人。2013年首届华文书评人年会、2014年深圳读书节均获评“中国十大书评人”之一,2018年被《经济观察报》评为“年度致敬书评人”。曾长期为“腾讯·大家”“澎湃·私家历史”等撰写专栏。曾出版散文集《大地上所有的河流》、小说《无岸之岛》、评论集《一只脚踏进后现代》。
今年7月,维舟最新评论集《金庸江湖的另一面》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九久读书人出版,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剖析,对武侠文学进行了一次深刻思考与探索,力求展现一个更加立体、丰富的金庸江湖。

(封面暂定)
今天,为纪念金庸诞辰100周年,我们特别摘录《金庸江湖的另一面》中的一篇《论侠客的自我形象塑造》,以飨读者。

先睹为快
论侠客的自我形象塑造
作者:维舟
行走江湖的人向来都深知“印象控制”(impression management)的重要性:和其他社会一样,江湖也是一个以貌取人的社会。故老相传在道上遇到僧道、尼姑、女子等装束打扮的人都要小心,因为这种人往往不好惹。侠客全身上下的服饰、武器、坐骑等,事实上都具有强烈的符号意义——郭靖身上的异域色彩与小红马、白雕、蒙古装束及摔跤功夫紧密相连,正如杨过的形象与断臂、瘦马、重剑、丑雕不可分,两人的符号装备无法互换。

1983年版《射雕英雄传》中黄日华和翁美玲饰演的郭靖与黄蓉(图片来源网络)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在扮演他自己,侠客并不例外。所不同的是当他们行走江湖时,有时有必要暂时隐藏其自身的形象,这意味着他们可能需要扮演几个角色——当令狐冲在福建仙霞岭营救恒山派时,他以一个低级军官的形象出现,成功地骗过恒山派及其敌人的眼睛,并给他自己以巨大的行动自由。他这一扮演太过成功,以至于他在此期间的滑稽作风及任意不羁的剑法,反而给人以更深的印象,同时也成为其自身真实形象的重要补充,展现了其性格的另一面。

吕颂贤饰演的令狐冲(图片来源网络)
对武林人士来说,武器是其“自我展现”(presentation of self)的重要仪式物品,也是其形象中关键的符号装备,他们也了解其重要性——正如丘吉尔也很清楚他著名的雪茄之类“道具”的重要性。如我曾指出的,《倚天屠龙记》中谢逊文才武略,均属一流,不过当他手持狼牙棒,如天神一样出现在王盘山岛上的时候,我们已经可以认定:金庸不打算让他做主角,因为没有一个主角会手持狼牙棒的。金庸小说的主角通常只使用普通兵器,或根本不用兵器,奇门兵器和大型武器(如狼牙棒)尤其是忌讳,那将对侠客形象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在武侠小说中,凡使用重兵器者,大多都是外家功夫了得(这意味着肌肉发达,对侠客气质也有潜在损害)的邪派人物,例如《倚天屠龙记》中金毛狮王谢逊和锐金旗掌旗使庄铮均使用狼牙棒、常金鹏用金瓜锤,都是动辄上百斤,非有惊人膂力,无法挥舞。《笑傲江湖》中死在华山的魔教十长老,使用的十种兵器全是外门兵刃:双斧、双铁牌、判官笔、铁棍、铜棒、雷震挡、生满狼牙的三尖两刃刀,更有一件兵刃似刀非刀、似剑非剑(第8回)、短枪(第9回,破泰山剑法)、铜锤(第33回)。它们无一例外都不属刀剑这类最寻常的兵刃,其中且有一半多是重兵器。白道中除了红花会这样的帮会组织,极少有门派使用外门重兵器。事实上,通常只有反派人物才被描绘成依赖兵器自身的威力,或选择不合常规的古怪兵器。

焦恩俊饰演的金蛇郎君(图片来源网络)
喜欢怪异兵器者多带一点邪气,正面人物如有使用这类兵刃,大多是因练习外家功夫(如红花会中人)、或心理扭曲(如金蛇郎君)、或性情偏激(如谢逊)、或行事怪僻——如《飞狐外传》中钟氏三雄。他们外号“鬼见愁”,兵器也和外形很配合:“三人都身穿白色粗麻布衣服,白帽白鞋,衣服边上露著毛头,竟是刚死了父母的孝子服色。”“脸色惨白,鼻子又扁又大,鼻孔朝天。” (第2回)“原来三人披麻带孝,穿的是毛边粗布孝衣,草绳束腰,麻布围颈,便似刚死了父母一般。”(第7回)据金庸解释,他们原本兵刃是判官笔(“判官”也与鬼神有关),但自被苗人凤击败后,刻苦十年练成三种奇门兵刃:牌位、哭丧棒、招魂幡——这三种兵器的符号性和仪式感可能比其实际威力予人更深印象。
不仅兵刃如此,甚至内功也有类似效果:阴柔的武功一般都对应着人物性格阴沉、邪恶。在《倚天屠龙记》中,每逢阴寒内力发作就要吸人血的韦一笑起初以骇人的“青翼蝠王”形象出现;在《笑傲江湖》中,练玄天指的黑白子、修习“寒冰真气”的左冷禅都是反派角色。在《天龙八部》中,段誉一度吸纳了各种真气,“体内既有黄眉僧、南海鳄神、钟万仇阳刚的内力,复有叶二娘、云中鹤阴柔的内力”。(第10回)虽然南海鳄神也是“四大恶人”之一,但作为一个颇富喜剧色彩的人物,叶二娘、云中鹤显然在邪恶上要比他更胜一筹。
这样,江湖社会便呈现出一种剧场效应:人们面对的不是物理对象的世界,而是一个符号世界,正如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指出的,在此情况下,人们首先就必须学会阅读这些符号。例如看到一个乞丐背着九个袋子——他很可能就是丐帮的九袋弟子;如果他只有九个手指,那他可能是九指神丐洪七公;更不必说许多武林团体中繁琐的服饰体系(这种服色与社会地位的严格对应倒也是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不过正因为相关的印象足以左右人的判断,因此有时也会误导人:《射雕英雄传》中裘千丈这个骗子便以武林高手的形象自我装扮;在《鸳鸯刀》中,镖头周威信看到拦路的四位,这位老江湖一眼判断其中一位病夫“定是个内功深湛的劲敌”,因为“越是貌不惊人、漫不在乎的人物,越是功夫了得”——但后来事实证明这位病夫确实是病夫。

江南四友(图片来源网络)
金庸笔下常出现一组人物,如《笑傲江湖》的江南四友——他们的名号黄钟公、黑白子、秃笔翁、丹青生已显示出其兴趣分别在琴棋书画四端,而其兵器、兴趣、武术套路、外貌均一一对应(丹青生用剑,因为否则他将与秃笔翁的兵器重复:书和画均用笔),甚至年龄顺序和武功高低也恰好如此排序,他们自己也有意识地维护和控制这种印象,尤其是秃笔翁特意将书法融入武术套路中,遭到任我行的辛辣讥讽:“秃头老三善使判官笔,他这一手字写得好像三岁小孩子一般,偏生要附庸风雅,武功之中居然自称包含了书法名家的笔意。嘿嘿,小朋友,要知临敌过招,那是生死系于一线的大事,全力相搏,尚恐不胜,哪里还有闲情逸致,讲究甚么钟王碑帖?”
这正是克利福德·格尔茨在分析巴厘剧场国家时所指出的:巴厘国王的激情在于“努力追求一种生命的完美方式,漠不关心地统治着他的领土……疏于对付其他敌人……而醉心于高贵的和完美的形式”,“通过圣水、诗歌、莲花宝座和短剑,他乃成为一个仪式物件”。这样,“一个人愈是靠近意象化权力,他也就愈使自己远离了实际控制权力的机制”。
这就是最终的反讽:一个人维护自我印象控制的努力,最终可能反过来阻碍他获得实际的能力。可能也正因此,我们很少看到主角会像江南四友这样沉浸在自身的符号装备中。在金庸小说中,多数主角不使用任何兵器,或者只使用普通兵器,更极少使用奇门兵刃和暗器,这也给了后继者另辟蹊径的机会:古龙《七种武器》中离别钩、霸王枪、孔雀翎(暗器)、多情环的使用者均成了主角,在金庸小说里他们是没有机会成为主角的。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