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娣《等着我》寻亲泪崩:36年等待背后的亲情与伤痕
曾有娣《等着我》寻亲泪崩:36年等待背后的亲情与伤痕
2019年,在央视寻亲节目《等着我》的舞台上,一位40岁的女富豪曾有娣,向全国观众讲述了自己的寻亲故事。这位身价亿万、经营着两家电子产品销售公司的成功女性,内心却一直藏着一个关于身世的困惑——她究竟是被拐卖还是被遗弃?
从被拐到亿万富翁:一段曲折的人生
曾有娣从小就知道自己不是养父母亲生,她与养父母之间始终隔着一层难以言说的疏离感。虽然养父母对她不差,但她始终无法感受到真正的家庭温暖。15岁时,因家里条件差,她被送到深圳表姐家照顾孩子。这段寄人篱下的经历,让她心中对亲生父母产生了怨恨。
18岁那年,曾有娣决定离开表姐家,开始自食其力。她从一名普通的销售人员做起,凭借一腔热血和不懈努力,22岁就成为了公司销售副总,每月为公司创收60万元。此后,她又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年收入高达数千万,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女企业家。
36年的等待:寻亲路上的煎熬
尽管事业有成,但曾有娣内心始终渴望着亲情的温暖。她想知道自己究竟是被遗弃还是不小心走失。然而,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困扰了她36年。
2019年,曾有娣终于鼓起勇气,登上了《等着我》的舞台。她向节目组提供了养父母给她的唯一线索:亲生父亲名叫王冬生,母亲名叫刘秀英。节目组根据这些信息,在湖南省内展开了寻亲行动。
希望与失望:重逢时刻的悲喜交加
当希望之门打开,迎接曾有娣的却不是期待中的双亲,而是节目主持人。这一刻,她感到无比失望。然而,主持人带来的消息让她瞬间崩溃——她的亲生父母找到了,但父亲已经去世,母亲因间歇性精神病未能到场。
原来,36年前,曾有娣的母亲带着她去赶集时突发疾病导致昏迷,醒来后发现女儿已经不见了踪影。父亲得知女儿走失后,苦苦寻找了11年,却因工作原因患上了肺结核,最终不幸去世。母亲的精神状态每况愈下,但心里始终记得这个小女儿。
得知真相的曾有娣当场泪崩。虽然母亲未能到场,但她的哥哥姐姐来到了节目现场,兄妹三人相拥痛哭。节目结束后,曾有娣立即赶回湖南邵阳,与朝思暮想的生母重逢。
亲人离散:心理创伤的疗愈之路
曾有娣的故事,反映了亲人离散带来的多重心理创伤。首先是对自我价值的怀疑——“我是被抛弃的吗?”这种怀疑会伴随一个人的成长,影响其自我认同感。其次是对亲情的渴望与恐惧——渴望得到爱,却又害怕再次被抛弃。最后是长期的心理压抑,这种压抑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和事业发展。
寻亲节目不仅是一个寻找亲人的过程,更是一次心灵的治愈之旅。通过寻亲,当事人有机会解开多年的心结,重新认识自我,学会释怀。然而,寻亲成功并不意味着心理创伤会立即消失。很多人在重逢后,会面临新的挑战——如何与失散多年的亲人重建关系?如何处理内心的复杂情感?
专业心理咨询在这一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心理专家可以帮助寻亲者处理复杂的情感,提供有效的沟通技巧,引导他们重建健康的人际关系。同时,心理辅导也能帮助寻亲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自我接纳和自我关爱。
曾有娣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亲人离散带来的伤痕可能需要一生去疗愈。但只要心中有爱,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通过寻亲节目和专业心理咨询,许多像曾有娣一样的人,正在重新找回失去的亲情,重拾生活的勇气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