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莱阳社工助力脑瘫儿童:从生活自理到重返校园

创作时间:
2025-01-22 19:53:3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莱阳社工助力脑瘫儿童:从生活自理到重返校园

在山东省莱阳市,一群特殊的“折翼天使”正在重新找到飞翔的力量。自2018年以来,莱阳市社工组织充分发挥“平台+服务”作用,为脑瘫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多元赋能服务。通过认知教育、家长赋能、专题研究、榜样引领和资源链接等方式,社工们帮助52名脑瘫儿童实现基本生活自理,38名脑瘫儿童进入校园跟班就读,106名脑瘫儿童能够独立行走。

认知教育:点燃希望之光

15岁的曦曦从小患有脑瘫,母亲是二级智力残疾,父亲和爷爷奶奶相继因病去世,外婆是其唯一的照顾者,家庭教育几乎为零。曦曦在学校也时常遭受同学的排挤,厌学心理非常严重,且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大吵大闹不配合治疗。社工了解到曦曦的情况后,通过音乐疗法帮助她疏导情绪,并运用倾听、专注和同理等支持性技巧,鼓励她正视康复治疗,同时邀请她参与小组活动,采用游戏和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她接触新的知识。渐渐地,曦曦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经过两年的陪伴,曦曦已经顺利回到学校。“只要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我就放心了。”曦曦的外婆说。

曦曦只是莱阳市众多脑瘫儿童中的一个。为守护这些“折翼天使”,社工通过提供培智教育服务,帮助脑瘫儿童学习1000个日常使用的汉字、100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三位数的乘除法,掌握字典使用、打字交流等技能,并从语言训练、智能生活、运动康复、自理能力、社交技巧五个方面开展为期一年的主题小组活动。吕格庄的浩浩从只会哼哼哈哈到逢人就会礼貌地问好,石桥泊村的修修从离不开奶奶到能够独立上课,西庙后村的裴裴从不敢主动发言到积极表达想法……

家长赋能:提升康复信心

家中有一个脑瘫儿童,承担主要照顾责任的家庭成员会备受煎熬。经济的压力、持久的康复、长期的陪伴、情感的积压等都是脑瘫儿童康复过程中需要迈过的一道道坎。为了让家长能有机会喘口气,社工通过搭建脑瘫儿童家长互助交流平台,提供一周一次的喘息服务,帮助家长学习舒缓压力的技巧,满足社交等情感性需求。“能和大家说说笑笑,我整个人都精神起来了,也不再觉得自己是孤军奋战了。”一名参与喘息服务的家长说。

脑瘫的康复需要医生的精准治疗,更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社工在与医生的交流中了解到,部分脑瘫儿童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想为孩子做点什么,但不知道如何去做,为此深感焦虑。于是,社工将分散在医院里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以赋能提升为着力点,链接小儿推拿资源,为有需求的家长开展脑瘫儿童康复技能赋能小组培训,共帮助26名家长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掌握小儿推拿常用的104个穴位,并学习小儿推拿、艾灸等脑瘫儿童中医康复治疗方法,让家长也能够为孩子的康复发挥辅助作用。

资源链接:构建滋养环境

社工联合社区工作者在社区开展“合力预防脑瘫,建设健康社区”专题讲座,让居民树立对脑瘫儿童的正确认知。其次,链接社会慈善资源,帮助脑瘫儿童实现一个个微心愿。北臧家疃村的乔乔想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学习桌椅,社工发动社会爱心人士进行捐助。在了解房间布局尺寸后,爱心人士带着订制的学习桌椅进行现场安装调试。刚安装好,乔乔就坐到新椅子上不愿意下来,满心欢喜。再次,社工挖掘社区骨干,发挥在地优势,培育了9支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科普预防活动20次,形成了“社工+志愿者”的联动服务模式。最后,社工搭建桥梁,引导高校资源和专科医院建立互助合作关系,运用服务与动态研究相融合的方式,通过服务共施、活动共办、效益共创,促进跨学科合作和优势互补,探索脑瘫儿童医康结合、康教融合发展路径,为针对脑瘫儿童开展的精准化康复和精细化服务提供了专业支撑。

榜样引领:推动社会融入

社工初见刘晓琳时,她身着红色志愿者衣服坐在轮椅上,言笑晏晏,温暖人心。刘晓琳因出生时难产造成运动神经与语言受损,后被确诊为脑瘫,但她自学写作,用一根拇指敲出了5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社工了解到刘晓琳的事迹后,深入家庭挖掘这位“拇指姑娘”背后的努力付出,将她从吃饭穿衣都困难到成长为网络作家的故事制作成短视频,组织志愿者深入乡村、社区、学校、企业等地广泛宣传,营造有利于脑瘫儿童康复的环境。社工还邀请并协助刘晓琳定期前往莱阳复健医院,开展以“认识自我”为主题的讲座,分享她与命运做斗争的经验、面对疾病时曾有的痛苦与彷徨,以及克服困难的办法和途径。通过系列讲座,家长们表示受益匪浅,改变了“照顾脑瘫儿童,就是吃饱穿暖”的偏差认知。在社工的激励下,脑瘫儿童也积极主动地学习文化知识,努力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政策支持:助力服务发展

2024年,山东省残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年)》,提出完善全省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机制、服务体系,系统推进孤独症筛查诊断、早期干预、康复救助、康教融合、技能培训、辅助就业和托养照护等全程服务。这一政策为莱阳市社工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持,进一步推动了脑瘫儿童康复事业的发展。

2000多个日夜,社工在1732平方公里的梨乡土地上,目睹了脑瘫儿童及其家长为康复做出的努力。他们通过多元赋能服务,不仅帮助脑瘫儿童改善了生活质量,更为这些特殊家庭带来了希望和信心。在社工、家庭、社区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脑瘫儿童正在重新找回生活的尊严和快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