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宋朝美食探秘:舌尖上的古韵

创作时间:
2025-01-22 19:40:2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宋朝美食探秘:舌尖上的古韵

宋朝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鼎盛时期,其丰富的美食种类、精湛的烹饪技艺和独特的饮食观念,共同塑造出一个令人向往的美食天堂。从早餐的粥与糕饼,到中餐的干饭,再到晚餐的汤饼与煎饼,宋朝人的餐桌充满了多样性。此外,宋朝还出现了许多特色小吃,如胡饼、蒸饼等,这些美食不仅体现了当时的烹饪水平,也反映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01

令人垂涎的宋朝美食

在宋朝,无论是节日庆典还是日常饮食,美食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以清明寒食节为例,人们会食用“稠饧、麦饼、乳酪、乳饼、枣锢飞燕”等节庆食物。其中,“稠饧”是一种厚的麦芽糖,“枣锢飞燕”则是用面和枣制成的面食,用以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

除了节庆食品,宋朝的日常美食更是琳琅满目。例如“梅花汤饼”,其制作工艺在《山家清供》中有详细记载:采新鲜白梅,洗净后与檀香末一起浸水,然后用此水和面做馄饨皮。再用五出铁凿成梅花的样子,在每一叠馄饨皮上凿取梅花印饼。取鸡清汁一碗,将煮熟的梅花印饼舀入其中即可食用。

而“灌浆馒头”则展现了宋朝厨师的巧思:它本质上是羊肉馒头,包的时候在上面留了些口,然后胘边折小撒,蒸熟后以奶酪合淡醋汁浇之食用,与现代意义上的灌汤包有所不同。

02

精湛的烹饪技艺

宋朝的烹饪技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以“炉焙鸡”为例,其制作过程融合了煮、炒、焙、烹四种烹调方法:取活鸡一只,宰杀处理干净,用水煮至八分熟,再剁成小块。在锅内放少许油,烧热,把切好的鸡块在锅里稍微炒一下,用镟子或碗盖住。继续烧到热,加入酒、醋各一半,入盐少许,进行烹煮。等快熬干的时候接着加酒、醋继续烹煮,如此反复多次,等鸡肉酥软熟透的时候就可以盛出来吃了。

而“莲房鱼包”则体现了宋朝人对食材的巧妙利用:采新鲜嫩莲蓬去其须,截底剜穰,保留其孔。新鲜鱼肉去骨刺切成碎块,与酒、酱、香料和拌均匀,塞入之前挖空的莲蓬中,再用截下的底封住,放到甑内蒸熟。或者里外都涂上蜂蜜,出屉后,佐以调味品“渔父三鲜”食用。

03

独特的饮食观念

宋朝人不仅讲究美食的制作,更注重饮食的时机和方式。他们提倡“不时不食”,即按照季节选择食材,这既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食材品质的追求。正如《宋宴》作者徐鲤所说:“古人所谓‘不时不食’,具有多重含义——按时进食,顺时节调整饮食内容以便符合养生需求,食用顺应自然的物产,等等。”

此外,黄庭坚的《士大夫食时五观》提出了独特的饮食观念:一是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二是忖已德行,全缺应供;三是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四是正事良药,为疗形苦;五是为成道业,故受此食。这种将饮食与道德修养相结合的思想,体现了宋朝人对饮食文化的深刻理解。

04

繁荣的饮食文化

宋朝饮食文化的繁荣,得益于当时经济的发达、文化的开放以及民族的交融。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仅汴京一地就有“十千脚店”、“樊楼”、“矾楼”等众多知名酒楼,每家都有自己的招牌酒。同时,南北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促进了饮食文化的繁荣。正如南宋吴自牧所说:“南渡以来,几二百余年,则水土既惯,饮食混淆,无南北之分矣。”

宋朝的饮食文化不仅影响了后世的中国饮食,也为现代饮食文化提供了重要启示。其对食材本真味道的追求、对饮食与养生关系的重视,以及将饮食与文化、道德相结合的理念,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正如《宋宴》作者徐鲤所说:“和宋人一起下厨房,用舌尖感受历史,应当不失为一件好玩的事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