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联合抗纤维化中成药可降低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肝癌累积发生率
恩替卡韦联合抗纤维化中成药可降低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肝癌累积发生率
肝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WHO最新全球癌症数据显示:我国肝癌发病率已升至第4位,相关死亡率居第2位。“肝炎—肝硬化—肝癌”是慢性肝病自然病史“三部曲”,肝硬化是导致肝癌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其中乙肝相关肝硬化患者的肝癌年发生率为3%-6%,是我国肝癌的首要病因。因此,积极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对于减少的肝癌发生有重要意义。
恩替卡韦(ETV)联合抗纤维化中成药扶正化瘀片对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抗病毒初治患者肝癌发生率的干预作用。
研究方法和结果
采用多中心的临床队列,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1298例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初治患者,分为单用ETV组、扶正化瘀片+ETV组,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方法均衡两组基线并进一步分析。
主要结局指标为肝癌5年累积发生率,次要结局指标为其他失代偿事件的5年累积发生率,并观察肝纤维化非创指标等变化。
结果显示:经PSM校正后,与单用ETV组相比,扶正化瘀片+ETV组可显著降低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癌5年累积发生率(21.8% vs. 9.8%,P<0.01),不过两组患者失代偿事件的累积发生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41% vs. 2.37%,P=0.083)。当干预>36个月时,扶正化瘀片+ETV组较单用ETV组的肝癌发生风险显著降低,其风险比为0.216(95%CI:0.108, 0.432)。在治疗1年及末次随访时,扶正化瘀片+ETV联用组可显著降低无创血清指标APRI、FIB-4(P值分别为0.025和0.024)。
图1. 文章图片摘要
亮点解读
该项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初治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与抗肝纤维化的联合能更好地预防患者肝癌的发生,是乙肝相关肝癌二级预防的有效方案。
经PSM校正后,ETV单用组和联合治疗组的显著差异始于治疗36个月时,且疗程越长,作用越为明显。
随访期间,两组的无创肝纤维化指标——FIB-4和APRI差异明显,提示联合治疗降低肝癌发生的作用主要与抗肝纤维化效应有关。
扶正化瘀片系多中药成分的复方制剂,具有多途径的抗纤维化的综合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保护肝细胞损伤、改善肝窦内皮细胞去分化以及调节巨噬细胞极化等,这些作用可能也与其改善肝脏微环境、减少肝硬化患者的肝癌发生相关。
总结展望
该项研究为乙肝相关肝癌发生的二级预防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方案,并为进一步大规模、前瞻性和随机临床试验验证与深入药理机制探讨提供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