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余华英案背后的儿童拐卖预防:从家庭教育到社会共治

创作时间:
2025-01-22 19:23:3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余华英案背后的儿童拐卖预防:从家庭教育到社会共治

2025年1月6日,备受关注的余华英拐卖儿童案又有新进展。据该案当事人杨妞花的代理律师王文广透露,案件已经进入最高法死刑复核程序。余华英的家属没有为她委托律师,其本人申请了法律援助律师。王文广表示,虽然不能百分百确保最后余华英会死刑核准成功,但从法律上讲,不核准的概率应该在百分之一左右。

这起涉及17名儿童的拐卖案件,自2022年7月余华英被刑事拘留以来,经历了多次庭审和上诉。2023年9月18日,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拐卖儿童罪判处余华英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余华英提出上诉后,2023年11月28日二审开庭,检察机关发现余华英有漏罪未处理,建议发回重审。2024年1月8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发回重审,10月11日重审一审开庭,余华英被控拐卖儿童人数从11人增至17人。10月25日,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再次认定余华英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依法判决被告人余华英犯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同年12月19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重审二审开庭,法庭宣判驳回余华英上诉,维持一审死刑判决。

这起案件的细节令人震惊。据《裁定书》显示,余华英为获取非法利益,于1993年至2003年间,分别伙同龚显良、王加文,在贵州、重庆、云南多地流窜作案,拐卖17名儿童,并将16名儿童以3000元至12500元不等的价格,通过王国付、杨希兰等人介绍卖到河北省邯郸市。其行为已构成拐卖儿童罪。余华英伙同龚显良,通过精心准备、租赁房屋、熟悉环境、购买糖果冰棒等手段,接近被拐儿童,取得被拐儿童信任后实施犯罪。其针对的是不特定的被害人,人身危险性及社会危害性极大。余华英把儿童当作商品任意买卖,严重侵犯被拐儿童的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同时也给被拐家庭造成严重伤害。

余华英案件的审判过程和细节,引发了社会对预防拐卖儿童问题的深刻反思。这不仅是一起刑事案件,更是对社会多方面的一次警示。它提醒我们,尽管近年来拐卖案件数量大幅下降,但滋生拐卖犯罪的土壤尚未完全铲除,面对当前拐卖犯罪的新形势新特点,打击治理工作任重道远。

01

家庭教育与监护

家庭教育是预防儿童拐卖的第一道防线。家长需要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包括教孩子牢记家庭信息(如地址、电话)及紧急求助号码,模拟防拐情景,提升应对能力,设定安全暗号,并避免轻易透露给孩子。同时,使用科技手段(如定位设备)辅助监护也很重要。此外,在网络“晒娃”时需注意隐私保护,避免泄露敏感信息。

02

社会责任与机制完善

社会各界需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学校应将防拐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警惕性。社区要建立联防机制,及时发现并报告可疑行为。政府则需要加大打击力度,完善立法,提供寻亲救助支持。媒体可发挥宣传作用,普及防拐知识,增强公众意识。

03

法律严惩与制度优化

法律层面应确保严厉打击拐卖犯罪,对犯罪分子施以重罚,形成威慑效应。同时,需要堵塞法律漏洞,简化证据收集程序,提高办案效率。余华英案中漏罪的补充审理也提醒司法系统要全面追责,维护正义。

04

国际合作

跨国拐卖现象需要国际间协作,加强情报共享和联合执法,签订相关协议,明确各方职责,共同遏制跨国犯罪。

余华英案件不仅是一起刑事案件,更是对社会多方面的一次警示。只有家庭、学校、社区和政府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预防拐卖儿童事件的发生,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安全的成长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