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沙利铂最新研究突破:揭秘耐药机制与免疫治疗新进展
奥沙利铂最新研究突破:揭秘耐药机制与免疫治疗新进展
近日,奥沙利铂在癌症治疗领域的两项重要研究突破引发了广泛关注。作为多种恶性肿瘤治疗的基石药物,奥沙利铂不仅在治疗结直肠癌、胃癌和卵巢癌等实体肿瘤方面表现出色,还发现了新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其抗癌效果。
奥沙利铂耐药新机制被揭示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伦敦国王学院研究人员合作,在期刊《Molecular Cancer》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研究团队发现,血小板反应蛋白2(THBS2)在泛癌水平与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活化、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和化疗耐药呈正相关。
通过单细胞RNA测序和空间转录组学分析,研究人员确定THBS2特异性来源于CAF的一个亚群,称为THBS2+CAF。在结直肠癌(CRC)中,THBS2可以通过胶原通路与恶性细胞相互作用来促进奥沙利铂耐药性。
机制研究表明,THBS2+CAF特异性分泌的胶原蛋白8α1(COL8A1)与耐药恶性细胞上的整合素β1(ITGB1)受体直接相互作用,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EMT,最终导致结直肠癌对奥沙利铂产生耐药。此外,升高的COL8A1可以通过ITGB1敲低或AKT抑制剂来减弱EMT和奥沙利铂耐药。
奥沙利铂增强肝癌免疫治疗效果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敏山、王鑫研究团队联合澳门大学侯嘉杰研究团队在《Molecular Cancer》发表重要研究论文,揭示了奥沙利铂增强肝癌免疫治疗的新机制。
研究团队发现,奥沙利铂通过上调肝细胞中N6-甲基腺苷(m6A)修饰和YTHDF2的表达,促进CD8+T细胞的募集和激活,从而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在携带肿瘤的肝脏特异性YTHDF2敲除小鼠模型中,肝细胞YTHDF2被证实能够抑制肝脏肿瘤的生长。
进一步的机制研究显示,奥沙利铂通过激活cGAS-STING信号通路上调YTHDF2的表达。研究团队还证实,肝细胞中的YTHDF2-CX3CL1轴能够增强免疫治疗的抗肿瘤效果。
临床意义
这两项重要发现为奥沙利铂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针对结直肠癌,未来可能通过靶向THBS2+CAF和COL8A1来克服奥沙利铂耐药。而在肝癌治疗中,奥沙利铂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有望取得更好的疗效。
这些突破性进展不仅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推动了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随着研究的深入,奥沙利铂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