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红提醒:家庭自制猪油有风险,这样吃更健康
范志红提醒:家庭自制猪油有风险,这样吃更健康
近期,在家熬制猪油的视频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火了起来,不少网友纷纷效仿。然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范志红提醒,家庭自制猪油存在一些健康隐患,需要谨慎对待。
猪油的营养特点
猪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其脂肪含量高达99%以上,与精炼植物油相当。从脂肪酸组成来看,猪油含有40-50%的饱和脂肪酸、40-50%的油酸,以及少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这种脂肪酸比例意味着猪油在室温下呈半固态,具有独特的香气,能提升食物的口感和风味。
然而,猪油的高饱和脂肪酸含量也带来了健康隐患。大量摄入饱和脂肪酸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同时,猪油中含有的胆固醇(每百克含110毫克)也是植物油所不具备的。虽然每天摄入25克猪油带来的28毫克胆固醇对健康人来说不足为虑,但对于需要控制血胆固醇的人来说,这个量也需要考虑。
家庭自制猪油的注意事项
范志红教授指出,家庭自制的猪油不如商业化生产的纯净,容易存在以下问题:
水分和铁离子残留:家庭炼制过程中,猪油中常有微量水分和铁离子残留,这会加速油脂的氧化变质。
有害物质产生:由于家庭炼制时火力不易控制,可能导致肥肉过热,产生有害物质如杂环胺、多环芳烃类致癌物,以及促进衰老的AGEs(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保存期限短:自制猪油没有添加抗氧化剂,更容易氧化变质,因此建议尽快食用。
健康食用建议
控制摄入量:建议每天的油脂摄入量控制在25-30克,包括所有烹调用油和食物中的油脂。
注意油温:无论是使用猪油还是植物油,都应注意油温,避免让油大量冒烟,以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
交替使用:建议与花生油、玉米油、橄榄油等植物油交替使用,以获得更均衡的脂肪酸比例。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尽量少食用猪油,正常人也应注意适量。
替代方案
范志红教授建议,如果想享受猪油的风味,可以通过购买肥瘦相间的肉,直接进行炒制。在炒菜的过程中,肉里的油会被炒出来,煸炒肉片出油后,再用炒出来的油去炒蔬菜,既能提升菜的风味,又避免了直接食用大量猪油带来的健康隐患。
总之,猪油作为一种传统的烹饪用油,其独特的风味和口感深受很多人喜爱。然而,从健康的角度来看,家庭自制猪油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谨慎对待。建议适量食用,并注意炼制和保存方法,以确保食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