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货币化安置再掀热潮,地方经济迎来新机遇

创作时间:
2025-01-22 21:37:5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货币化安置再掀热潮,地方经济迎来新机遇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宣布,2025年将通过货币化安置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危旧房改造。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货币化安置这一曾经在2015-2018年间大规模推行的棚改模式,再次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

01

货币化安置:新一轮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货币化安置,即政府直接以货币形式补偿被拆迁棚户区居民,居民随后可在商品房市场上购置住房。这种模式曾在2015年至2018年间大规模推行,期间总投资额达到6.26万亿元,显著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根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的分析,本轮货币化安置与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的工作思路相符,将对当前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和房价带来较大影响。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也表示,新增100万套货币化安置房是明确的量化政策,能积极引导市场预期。

02

政策落地:各地积极响应创新实践

目前,山东、吉林、福建、四川、浙江、江苏、河南等地已明确提出,将在2025年加力实施城中村改造。其中,吉林省计划通过建设、收购方式筹集安置房6000套;福建省要求福州、厦门加快城中村改造续建项目建设;上海、陕西、青海、贵州等地则将城中村改造列入了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

在政策工具方面,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和房票安置成为重要抓手。2024年,国家开发银行新增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3817亿元,支持了北京、广州、济南、郑州、温州、南通、赣州等城市723个城中村改造项目。福建省更是提出,其他计划实施城中村改造的地市,在项目资金能平衡、征收补偿方案成熟的前提下,要加快项目策划,积极争取专项借款支持。

03

借鉴新加坡经验:优化货币化安置模式

在推进货币化安置的过程中,可以借鉴新加坡组屋的成功经验。新加坡组屋在城市规划、社区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先进理念,为中国棚户区改造提供了有益启示。

例如,新加坡组屋强调以人为本的综合功能设计,结合居住、就业、休闲和学习等功能,减少通勤时间,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这一理念可以应用于货币化安置后的社区规划中,确保新建住宅区不仅能满足居住需求,还能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和服务。

此外,新加坡的精细化社区治理模式也值得借鉴。通过小规模邻区划分和居民参与决策,可以增强社区凝聚力,提升居民满意度。在货币化安置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居民意见,确保安置方案既能满足个体需求,又能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04

展望未来:货币化安置与房地产市场良性互动

随着货币化安置政策的推进,预计2025年城中村改造节奏将加快。这不仅有助于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消除安全隐患,还将为房地产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货币化安置与房票安置的结合,将进一步提升安置效率,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

然而,要实现货币化安置的预期效果,还需关注以下几点:

  1. 确保资金来源稳定: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和专项债是重要资金来源,需确保资金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2. 完善配套政策:如加大房票安置补贴力度,提升居民使用房票的积极性
  3. 优化安置方案:结合新加坡组屋经验,注重社区规划和配套设施建设
  4. 加强市场监管:防止货币化安置引发房价异常波动

总体来看,新一轮货币化安置政策的出台,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通过借鉴新加坡组屋经验,优化货币化安置模式,不仅能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还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实现多方共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