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检查机械设备,预防机械伤害
定期检查机械设备,预防机械伤害
2023年2月4日,特斯拉上海工厂发生一起严重的机械伤害事故。一名工人在清理焊渣时,被设备夹具与车身挤压,经抢救无效死亡。这起发生在世界知名企业的事故,暴露出即使是管理严格的现代化工厂,也可能因为设备检查和安全管理的疏忽而酿成悲剧。
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是预防机械伤害的关键措施。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设备潜在问题,避免故障和事故发生。那么,如何做好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呢?
首先,需要建立系统的检查体系。定期检查的核心是对设备进行系统的检查,包括但不限于润滑油的使用情况、零部件的磨损程度、电器线路的安全性、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等。例如,润滑油在机械设备中起到减少摩擦、降低磨损、冷却降温等作用。定期检查润滑油的使用情况,确保润滑油量足、质量好,是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缺乏润滑油或使用劣质润滑油都会导致设备的磨损加剧,甚至引发设备故障。
其次,要重视预防性维护。预防性维护的核心在于“预防”,即在设备还没有出现问题之前,就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维护,避免故障的发生。预防性维护的内容包括润滑、清洁、紧固、调整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减少故障的发生。
然而,一些企业往往忽视了这些看似简单的检查和维护工作。2023年9月,阜新市细河区源平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干选车间发生一起机械伤害事故,导致一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110万元。事故调查发现,企业存在设备检查不到位、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等问题。这起事故再次敲响了警钟:定期检查不是可有可无的“例行公事”,而是关乎生命安全的大事。
国家和行业对设备检查也有明确要求。工信部发布的《无线电发射设备监督检查办法》虽然主要针对无线电设备,但其中强调的“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有害干扰”、“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等原则,同样适用于各类机械设备的检查和管理。
定期检查和预防性维护虽然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但从长远来看,这些投入是值得的。它不仅能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停滞,更重要的是能保护工人的生命安全,避免因事故带来的巨大损失。因此,企业和工厂应当严格执行定期检查制度,确保所有机械设备都处于良好状态,同时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生产,保护每一位工人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