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繁花》爆红,方言保护再升温

创作时间:
2025-01-22 19:03:3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繁花》爆红,方言保护再升温

2023年底,一部以上海话为主要语言的电视剧《繁花》在央视八套首播,迅速引发全国观众的关注和热议。这部由王家卫执导的电视剧,不仅让上海话再次成为焦点,更为“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注入了新的活力。

01

方言影视作品:从边缘到主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开始尝试使用方言,这股潮流从东北话、陕西话扩展到四川话、上海话等多个方言区。2025年1月杀青的四川方言微短剧《家里家外》,全程使用四川方言对话,通过字幕标注等方式平衡地方特色与观众接受度,成为方言影视作品的又一力作。

这些作品的成功,不仅让方言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也为方言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影视作品,方言不再是偏远地区的“土话”,而是承载着独特文化魅力的艺术形式。

02

方言保护:刻不容缓的使命

然而,现实情况却令人担忧。根据最新调查,我国汉语方言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以吴语区为例,6-20岁能够熟练使用方言的人群比例居全国最低,其中苏州仅2.2%,上海22.4%,浙江三地平均不到10%。这种代际传承的断裂,意味着许多方言正快速走向濒危。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了语言同质化;学校教育普遍使用普通话,忽视了方言教学;年轻一代对方言认同感降低,等等。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许多富有特色的方言将在不久的将来消失殆尽。

03

方言的文化价值:不只是沟通工具

方言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地方文化的载体。以《繁花》中的上海话为例,剧中一个有趣的细节是,上海话中找不到“爱”这个字的发音,就连讲一句“喜欢”也极为矜持别扭。这种语言特点,恰恰反映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特质:既热情又克制,既浪漫又现实。

这种独特的文化价值,是普通话无法替代的。每一种方言背后,都蕴含着一个地方的历史记忆、民俗风情和思维方式。保护方言,就是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04

保护方言:我们能做什么?

面对方言濒危的现状,我们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1. 立法保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方言保护的地位。
  2. 教育传承:在学校教育中加入方言课程,培养年轻一代对方言的兴趣。
  3. 社会参与:鼓励影视、音乐等文化作品使用方言,提高方言的可见度。
  4. 数字化保存: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方言进行录音、录像,建立方言数据库。

《繁花》的热播,让我们看到了方言文化新的可能性。它不仅是一部电视剧,更是一次对方言价值的重新发现。让我们以此为契机,共同努力,让这些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记忆的方言,能够代代相传,永续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