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解读个人征信报告中的"余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如何正确解读个人征信报告中的"余额"?
引用
中国广播网
1.
https://js.cnr.cn/rdzt/qnjs/qnjsgdxw/20241024/t20241024_526951479.shtml
近日,有部分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自己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查询到的个人征信额度与实际花呗、白条上的借贷额度存在差异,因此质疑平台是否挪用了用户额度资金。
图: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公示的个人信用报告模版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征信报告中的"余额"实际上指的是用户自办理贷款之日起,一直到当前查询日,剩余未归还的贷款本金数额。简而言之,就是个人欠的钱。值得注意的是,"余额"一般不包含个人名下信用卡的透支额度,透支额度是个人在信用卡账单日后尚未还清的欠款,通常会在下一个账单日自动转入下一期账单当中,不会显示在征信报告中,但会影响个人的信用评分。
将征信报告中显示的"余额"理解为"剩余额度"是一种误读。早在2023年,就有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对电商平台消费贷款引发的征信问题提出过质疑,表示"以后都不想用了"。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应该厘清征信报告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他举例指出,"征信报告中的余额,表示的不是还能借款的余额,而是你的借款剩余本金。比如你的花呗、白条额度有5万元,目前没有借款,那么信用额度就是5万元,余额是0。互联网金融平台挪用用户借款额度的说法是一种误解。"
"第一次查询自己的征信报告,居然来自一次误会。"小红书上已经出现了一批征信知识科普贴,有网民留言评论称,"人就是在误解中长大的,每次都会解锁一个新技能。"
互联网征信话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引发关注,消费者在各类电商平台、生活服务类平台开通消费贷产品时,关注免息和优惠权益的同时,也应该认真研究消费贷产品的潜在风险信息,很多消费贷金额小、频次多、开通更为隐蔽,让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现逾期罚息,进而影响个人征信。因此,开通消费贷,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踩坑。
热门推荐
优选股票的投资策略是什么?这种策略如何帮助投资者优化投资组合?
仓库管理中的SOP:概念、重要性与实施指南
7个高效就诊法则,让门诊时间价值翻倍(附循证指南)
H5N1禽流感病毒肆虐全球海洋:数千万只海洋生物命悬一线
蛇年说“蛇”:蛇皮果
想要用iPhone拍出更好看地照片?这篇摄影指南一定要看
扬杰科技拟收购贝特电子100%股份,复牌首日跌7%
5款天然防蚊精油,户外室内都适用!
为什么总有人在受虐关系里无法自拔?心理学深度解析
如何回收锂电池?电池回收对环境保护有何意义?
嵊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浙东名城
做报表遇到数据差异如何做到及时修正?
罗汉果的功效作用及营养,罗汉果的功效作用及营养价值
预约试驾能否带人一同体验?可以指定车型吗?
宠物行为分析:宠物监管平台如何分析宠物的行为?
蔬菜苗移栽五大关键:提高成活率,缩短缓苗期
期刊论文的基本结构分析
教师编制试卷真题深度解析:小学教师的招聘考试难度分析2024版
禹迹与坛城:多元的中国制图传统
TPE炮筒温度一段二段怎么调?
【权威观点】住房+汽车消费大升级!专家解析政策红利
2024年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及药物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诗词趣事|和数字有关的诗词撷拾赏析
在Excel中创建自定义函数
心灵的绿洲:如何帮助孩子应对学业压力与考试焦虑
狗狗身上异味怎么去除,家庭小妙招大揭秘
债权转让要提供哪些资料
帆布袋材质完整教学:胚布、棉布、牛津布等材质选购指南
知识付费行业用户背叛成本几乎为零:如何利用AI技术提升知识付费平台的用户留存率
嘉靖后宫至少有82个女人,为何只有13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