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舰艇命名规则全解析:从辽宁舰到南昌舰
中国海军舰艇命名规则全解析:从辽宁舰到南昌舰
中国海军拥有数量庞大的各种大、中、小型舰艇,每一艘舰艇都有其独特的命名规则。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中国海军舰艇的命名规则,并回顾中国海军主战舰艇的发展历程。
中国海军舰艇命名规则
中国海军舰艇命名规则具有以下特点:
- 区别于国际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舰艇命名
- 区别于国内民用商用的船名
- 条理性强,便于记忆
- 字音清晰,不易相互混淆
- 名称响亮,富有含义
- 能够体现国家的尊严
- 能够体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 能够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使用长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能够满足装备发展的需要
在此规则下,中国海军舰艇中文名的具体命名规则是这样的:
- 巡洋舰以上:由国务院特别命名
- 巡洋舰:以行政省(区)或直辖市命名
- 驱逐舰:以“大、中城市”命名
- 护卫舰:以“中、小城市”命名,如:“东莞”号护卫舰
- 综合补给舰:以“湖泊”命名,如:“千岛湖”号补给舰
- 弹道导弹核潜艇:以“长征”加序号命名,如:“长征”6号
- 攻击型核潜艇:也是以“长征”加序号命名,如:“长征”4号
- 常规导弹潜艇:以“远征”加序号命名,如:“远征”23号
- 常规鱼雷潜艇:以“长城”加序号命名,如:“长城”18号
- 扫雷舰:以“州”或“县”命名,如“鹤山”号、“霍邱”号扫雷舰
- 猎潜艇、护卫艇:以“县”命名,如“南海”号、“番禺”号护卫艇
- 船坞登陆舰、坦克登陆舰:以“山”命名,如:“井冈山”号登陆舰
- 步兵登陆舰:以“河”命名,如:“黄河”号登陆舰
- 训练舰、武器试验舰:以人名命名,如:“郑和”号远洋综合训练舰
- 辅助舰船:以所在海区和其性质的名称(如:“南运”“东拖”“北油”“东标”等),再加序号命名
为了避免舰艇出现重名现象,海军舰艇名的授予必须严格按照区域划分:
- 北海舰队辖区,用华北、东北、西北等十四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地名: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
- 东海舰队辖区,用华东七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新疆的地名: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新疆
- 南海舰队辖区,用华南及西南九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地名: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
每一艘军舰都有正式的名称,就是它们的数字编号涂装在船舷上,统称为“舷号”。区别舰艇就看船舷上涂的数字编号。
- 1字头为驱逐舰
- 2字头、3字头为常规潜艇
- 4字头为核潜艇
- 5字头为护卫舰
- 6字头为反潜护卫艇(猎潜艇)
- 7字头为导弹护卫艇
- 8字头、9字头为补给舰、扫雷舰、登陆舰
- 33字头为气垫登陆艇
山东舰、辽宁舰首次双航母编队演练
由中国海警梅山舰、秀山舰组成的舰艇编队圆满完成“太平洋巡航-2024”中俄海警联演联巡,顺利返港
导弹驱逐舰长沙舰
中国海军主战舰艇发展历程
2012年9月25日,辽宁舰入列;2019年12月17日,山东舰入列;2024年5月1日,福建舰首次海试……如今,人民海军进入“三航母时代”,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改装到国产、从滑跃到弹射的升级跨越,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中国速度。
野马踏浪、装甲编波、战机支援……作为新质作战力量的国产两栖攻击舰作战能力不断提升,实现了从平面登陆到立体登陆的跨越。大国战舰劈波斩浪、一往无前,见证着人民海军加快转型的铿锵步伐。
海南舰是人民海军的首艘两栖攻击舰,也是我国自主设计的075型两栖攻击舰的首舰
从2020年1月入列的南昌舰,到此后拉萨舰、鞍山舰、无锡舰、大连舰,再到如今的延安舰,国产万吨大驱陆续入列服役,人民海军驱逐舰实现了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
中国最先进、世界一流的055型驱逐舰南昌舰,又被称为航母编队的“带刀护卫”
向着大海深处前进,人民海军正以坚定的步伐走向深蓝。075、071、055、052D、903A,这些型号不仅仅是数字,它们更是人民海军的重要力量,代表着海军走向深蓝的决心。随着舰艇装备的不断更新,人民海军劈波斩浪,驰骋大洋,为国家带来满满的安全感。
“国家欲富强,不能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历史上,郑和七下西洋,拉开了人类走向远洋的序幕;如今,舰阵如虹,白浪如练,人民海军正不断驶向深蓝,向海图强,为国家的繁荣和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