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智多星吴用:智谋与争议
梁山智多星吴用:智谋与争议
吴用是《水浒传》中最具智慧的角色之一,他以其非凡的智谋和复杂的人格魅力,成为了梁山好汉的核心人物。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吴用的智慧、人才招揽策略以及他的忠义之路,展现这位"智多星"的完整形象。
吴用作为一个私塾先生,虽身处下层,却有着非凡的智慧和远大的抱负。他饱读诗书,通晓文韬武略,以诸葛亮自比,道号 “加亮先生”,足见其对自己才智的自信。
在智取生辰纲一事中,他充分展现了足智多谋的特点。当时,太师蔡京当权,百姓生活困苦,梁中书为讨好蔡京献上十万生辰纲。晁盖决定劫取生辰纲,吴用主动加入,精心策划。他选定黄泥岗为作案地点,利用中午炎热天气,安排白胜卖酒,自己人先喝酒迷惑杨志等人,最终成功劫取生辰纲。此役不仅展现了他的智谋,也奠定了他在梁山的地位。
在人才招揽方面,吴用广纳人才、知人善用。他深知梁山要发展壮大,需要不同人才加入。为团结和强大梁山队伍,他在卢俊义、关胜、秦明等重要人物加入梁山团队上,使用不同手段和计谋。例如,为了让卢俊义上山,他设计构陷卢俊义谋反,虽手段狠辣,但也体现了他对人才的渴望。大聚义时,108 将排座次,更是显示出他在用人和留人方面的智慧,平衡各方势力,激励人才。
吴用结交广泛,与晁盖、三阮、刘唐等江湖豪杰相交,了解朝廷和社会情况。他不甘平庸,胸怀大志,跟随晁盖后,又因与宋江有共同的政治抱负和远大理想,转而投靠宋江,至死不渝。他的忠义体现在支持宋江接受招安,征辽时不接受辽国招安;宋江落难江州时想方设法营救;宋江死后,他自缢于宋江墓前。
吴用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的足智多谋、广纳人才、结交广泛和忠义双全的性格特点,使他成为梁山好汉的核心人物之一。然而,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阴暗面也不可忽视,这也反映了人性的复杂。
足智多谋展锋芒
智取生辰纲
吴用在智取生辰纲一事中,可谓将智谋展现得淋漓尽致。当时,梁中书为讨好太师蔡京,搜刮民脂民膏筹备了价值十万贯的生辰纲。赤发鬼刘唐和入云龙公孙胜发起此事,晁盖组织行动,而吴用则当之无愧地成为了策划者。他深知仅靠晁盖等四人难以成功,便精心物色队友。看到三阮兄弟生活拮据且好赌,吴用采用试探、引诱、拉拢三连击,成功将他们拉上贼船。又考虑到众人扮相不像小贩,便把闲汉白胜也拉拢过来,尽管白胜后来成了谋划中最失败的一环,但整体计划依旧精彩。
吴用选定黄泥岗为作案地点,这里虽强人出没,但也存在漏洞。此地离晁盖的家乡东溪村和白胜的家都很近,这为后来的东窗事发埋下了隐患。他利用炎热的天气,算准杨志为防不测会选择天热时赶路,而押运的军士们必然会疲惫不堪。当杨志等人在黄泥岗的树林休息时,扮作客商的晁盖等人和扮作卖酒小贩的白胜适时出现。白胜卖力表演,晁盖等人先买下一桶酒喝得爽快,打消了杨志的疑虑。最终,吴用等人趁着舀酒的机会往酒桶里下了蒙汗药,成功劫走了生辰纲。此役不仅展现了吴用的智谋,也奠定了他在梁山的军师地位。
军事谋略显神通
在梁山诸多战役中,吴用的高超智谋和军事才能得以充分展现。三打祝家庄时,前两次宋江指挥作战十分吃力,损失不少头领。吴用到来后,带来孙立等人想要入伙的消息,并献上孙立里应外合的计策。同时,吴用略施小计,只用了四个人就搞定了李家庄,庄主李应成为梁山上的一名头领,李家庄的钱财也进了梁山泊府库。
在智取大名府的行动中,为搭救被囚禁的卢俊义和石秀,吴用通知宋江在元宵节用计攻破大名府。他先安排熟习大名府的时迁潜入城中,元宵节晚上在翠云楼放火为号。接着,梁山兄弟们装扮成各种身份的人混进城中。吴用让宋江镇守梁山,其他八路人马进入城中,等待时机。时迁在翠云楼放火,城中大乱,梁中书四个城门都出不去。最终,城内柴进救出卢俊义、石秀,还活捉了李固和贾氏。
吴用在梁山的战役中,总能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出巧妙的计策,虽计策种类有限,但在实践中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广纳人才善用人
招揽卢俊义
卢俊义乃大名府豪富,武艺盖世无双,棍棒天下无敌。为了让卢俊义上山,吴用可谓费尽心思。他扮作算命先生,带上黑旋风李逵远赴大名府。吴用利用人的猎奇心理,高喊 “若要问前程、先赐银一两”,超高的卦金引起卢俊义的好奇,成功进入卢府。接着,吴用采用欲擒故纵的策略,告诉卢俊义百日之内必有血光之灾,身首异处,在卢俊义不信时奉还一两银子卦金要走,引得卢俊义强留。最后,吴用准确把握卢俊义心理,故弄玄虚地指引卢俊义到东南方一千里外避祸。卢俊义不听众人劝阻执意远行,途经梁山泊历经磨难最终上了梁山。虽然手段有些卑劣,但确实成功地将卢俊义这位武艺高强、声名远扬的人物招入梁山,为梁山增添了强大的战力。
招纳关胜、秦明等人物
对于关胜,吴用深知其出身名门,是关羽后代,在江湖中有着极高的威望。吴用利用关胜的忠义之心和对朝廷腐败的不满,设计让关胜陷入困境,再以梁山的大义和宋江的仁德感化他,使其最终加入梁山。而秦明,吴用则是抓住秦明性格中的急躁和勇猛,通过一场精心策划的战斗,让秦明陷入绝境,又在关键时刻施以援手,使秦明感受到梁山好汉的义气,从而加入梁山队伍。
排座次显用人留人智慧
大聚义时,108 将排座次更是体现了吴用在用人和留人方面的超高智慧。宋江独占鳌头担当魁首,因其名声大、有指挥才能和领袖气质。卢俊义虽入伙晚,但被排在第二位,一方面显示了宋江宽宏大量、招纳贤才的决心,另一方面也是对有野心之人的震慑,同时卢俊义势单力薄,无法威胁宋江的地位,实现了一石三鸟的计划。吴用作为宋江的股肱之臣,排在第三位,他对宋江忠心耿耿,为梁山的强盛立下汗马功劳,无论是与领导的交情还是现实需要,都当之无愧。入云龙公孙胜和大刀关胜作为精神领袖,分别排在第四、五位。剩下的排名也综合考虑功劳、能耐、背景等因素。在三十六天罡中,只有三项评分都较高的才能入选,而那些虽有精彩表现但出身低微、有 “污点” 的人,如时迁等,排位十分靠后。通过排座次,平衡了各方势力,既显示了尊重人才的观念,又起到了激励人才的作用,确保了梁山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忠义之路引争议
吴用先随晁盖,后投宋江,这一行为被很多人指责为背信弃义。然而,深入分析会发现,吴用的选择实则是为了坚守自己的理想。
吴用饱读诗书,心中有着建功立业、封妻荫子、青史留名的渴望。跟随晁盖时,晁盖虽为人仗义,但只想在梁山做寨主,与朝廷对抗到底。这样的理念与吴用的理想背道而驰。而宋江的出现,让吴用看到了实现理想的希望。宋江想要建功立业、接受招安,这与吴用的想法不谋而合。
在招安一事上,吴用与宋江的看法也并非完全一致。宋江一心只想接受招安,认为这是梁山好汉的正途。而吴用则更加理性,他意识到以宋江的方式招安,梁山只会任人宰割。第一次招安时,吴用就预言此次招安必然不成,因为诏书中的条件太过苛刻,根本没有把梁山好汉当回事。后来,梁山好汉通过战争让朝廷看到了他们的实力,第二次招安的待遇就明显不同。这表明吴用在招安一事上并非盲目跟从宋江,而是有着自己的思考。
然而,吴用的忠义之路也引发了诸多争议。他为了实现招安的目标,不惜使用各种手段,甚至有些手段被认为是卑鄙的。比如,为了让卢俊义上山,吴用设计构陷卢俊义谋反,使得卢俊义家破人亡;为了让秦明上山,吴用派人杀害秦明全家,断了秦明的后路。这些行为虽然为梁山招揽了人才,但也让吴用背上了骂名。
此外,吴用在梁山的一些决策也备受争议。在反对招安的声音中,吴用作为看似支持招安的人,却多次阻挠宋江的招安计划。他预言梁山首次招安不会成功,并暗中指使阮小七偷喝御酒、李逵撕毁诏书殴打钦差,破坏了第一次招安。在高俅调集十节度征讨梁山时,吴用又做好了破坏二次招安的准备。他的这些行为让人质疑他的忠诚和目的。
尽管吴用的行为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对梁山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智谋和策略在梁山的崛起和壮大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他的忠义也体现在他对宋江的追随上,在宋江死后,他自缢于宋江墓前,以死明志。
总的来说,吴用的忠义之路充满了争议。他的行为既有为了实现理想的无奈之举,也有被人诟病的地方。但无论如何,他都是《水浒传》中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人物。
吴用之评
智谋与争议并存
吴用作为梁山的军师,其智谋确实为梁山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的手段却常常为人所诟病。在智取生辰纲时,虽然计划周密,但选择白胜作为参与者,最终导致事情败露,为后续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在招揽人才的过程中,他的手段也颇为狠辣,如为了让卢俊义上山,设计陷害他谋反,使得卢俊义家破人亡;为了让秦明上山,派人杀害秦明全家,断了秦明的后路。这些行为虽然为梁山招揽了人才,但也让吴用背上了骂名。
此外,吴用在梁山的一些决策也备受争议。在反对招安的声音中,吴用作为看似支持招安的人,却多次阻挠宋江的招安计划。他预言梁山首次招安不会成功,并暗中指使阮小七偷喝御酒、李逵撕毁诏书殴打钦差,破坏了第一次招安。在高俅调集十节度征讨梁山时,吴用又做好了破坏二次招安的准备。他的这些行为让人质疑他的忠诚和目的。
复杂的人物形象
吴用的形象是复杂的。他既有足智多谋的一面,又有手段狠辣的一面;既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又有在现实中的无奈妥协。他的智谋让梁山在与朝廷的对抗中屡屡获胜,但他的手段也让梁山好汉们陷入了道德困境。他的选择既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又体现了他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和追求。
吴用的复杂形象也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也会面临着各种选择和困境,需要在理想与现实、道德与利益之间做出抉择。吴用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性是复杂的,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好坏来评价一个人,而应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分析他们的行为和选择。
历史的反思
吴用的故事也给我们带来了历史的反思。在封建社会,农民起义往往是由于社会的不公和压迫所引起的。然而,农民起义军在反抗封建统治的过程中,也常常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他们需要有智谋的领袖来带领他们走向胜利,但同时也需要在道德和法律的框架内行事,否则就会陷入困境。
吴用的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在那个时代,官员贪污腐败,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秩序混乱。吴用等梁山好汉们的反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心声,但最终还是无法改变封建社会的命运。这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通过社会的变革和进步,才能实现人民的幸福和国家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