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诈骗维权攻略:教你如何报案
兼职诈骗维权攻略:教你如何报案
近日,一则"上百名大学生找暑期工被骗"的新闻引发关注。随着寒假临近,各类兼职广告又开始活跃起来,其中不乏诈骗陷阱。据统计,2024年仅江苏省就发生多起兼职诈骗案件,涉案金额从几千到十几万元不等。
兼职诈骗常见套路
"寄拍模特"诈骗:诈骗分子通过社交平台发布高薪招聘信息,承诺只需穿着卖家寄来的衣服拍照片就能赚钱。一旦受害者上钩,就会被诱导转账或垫付资金。
- 案例:2024年11月,大学生孙某在短视频平台看到"寄拍模特"广告,按照对方指示操作后,先后转账共计10万元,最终提现失败才发现被骗。
虚假招聘诈骗:以招聘名义收取入职押金、体检费等费用,一旦缴费就再也联系不上对方。
- 案例:大二学生小静通过微信小程序应聘奶茶店店员,面试通过后被要求缴纳388元入职押金,等待多日后发现已被拉黑。
刷单返利诈骗:承诺小额返利吸引受害者,随后诱导进行大额转账,最终以"平台维护"等借口拒绝提现。
- 案例:大学生小叶通过某平台应聘"淘宝客服"兼职,被诱导下载虚假APP并充值508元本金。初期小额返利后,骗子以"精品任务"为由要求继续充值,最终被骗8000元。
扣押证件诈骗:以"保证用工稳定"为由扣押身份证、学生证等证件,甚至可能用于非法活动。
合同陷阱:以"暑期兼职时间短"为由不签订书面合同,导致权益受损时无法维权。
遭遇诈骗怎么办?
立即报警:拨打"110"报警电话,提供个人身份信息、转账记录、骗子账号等信息。
-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向公安机关报案。
保存证据:保留所有与诈骗相关的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合同等证据。
向平台举报:如果是在某平台看到的招聘信息,及时向平台反映情况,防止更多人上当。
法律途径:通过法律途径追究诈骗分子责任,要求赔偿损失。
如何预防兼职诈骗?
提高警惕:不轻信高薪兼职广告,特别是那些声称"轻松赚钱"的招聘信息。
不轻易转账:任何要求提前支付费用的兼职都可能是诈骗。
选择正规平台:通过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或正规招聘网站寻找兼职机会。
签订合同:即使是短期兼职,也要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工作内容、报酬等事项。
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提供身份证、学生证等重要证件信息。
多方核实:对招聘信息进行多方核实,了解招聘单位的背景和信誉。
兼职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但只要我们保持警惕,提高防范意识,就能有效避免上当受骗。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任何承诺高额回报的工作都要谨慎对待。如果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老师、家长或警方求助,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