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唐朝汉语如何塑造日语发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唐朝汉语如何塑造日语发音?

引用
百度
9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B%85%E8%A8%80/2747086
2.
https://www.baidu.com/from=844b/ssid=0/s?word=%E6%97%A5%E8%AF%ADo%E4%BB%80%E4%B9%88%E6%84%8F%E6%80%9D&sa=re_dl_prs_34689_6&ms=1&rqid=4718968289766332332&rq=%E6%97%A5%E8%AF%ADmanko%E5%95%A5%E6%84%8F%E6%80%9D&rsf=1000701&asctag=98295
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1%89%E8%AF%AD%E9%9F%B3%E9%9F%B5%E5%AD%A6
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7%A5%E6%9C%AC%E6%B1%89%E5%AD%97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7%A5%E6%9C%AC%E6%96%87%E5%8C%96
6.
https://m.qidian.com/ask/qiqcldyamlw
7.
https://image.hanspub.org/Html/42-2912909_81467.htm
8.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84227
9.
https://www.scribd.com/presentation/749921193/%E5%94%90%E6%9C%9D%E6%96%87%E5%8C%96%E4%B8%8E%E4%B8%AD%E5%A4%96%E4%BA%A4%E6%B5%8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黄金时期。公元630年至894年间,日本先后派出19批遣唐使,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文化艺术和语言文字。这一时期,大量的唐朝汉语发音被引入日本,深刻影响了日语的形成和发展。

01

唐朝汉语的发音特点

唐朝时期的汉语属于中古汉语,其语音系统在《切韵》、《广韵》等韵书中得到了详细记载。中古汉语的发音特点主要包括:

  1. 声母系统:中古汉语有36个声母,分为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四类。其中,全清和次清为不送气和送气清音,全浊和次浊为不送气和送气浊音。

  2. 韵母系统:中古汉语的韵母结构较为复杂,包括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音韵尾。韵母按开口度分为四等,按韵尾分为开口韵和合口韵。

  3. 声调系统:中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其中,平声又分为阴平和阳平,分别对应全清和次清声母。

02

汉音的形成与发展

汉音是日语汉字的音读之一,主要在奈良时代至平安时代(7-9世纪)通过遣唐使传入日本。这一时期的汉音被称为“汉音”,以区别于更早传入的“吴音”和后来传入的“唐宋音”。

汉音在日本的演变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初期汉音:直接模仿唐朝汉语的发音,保留了较多的中古汉语特征。

  2. 本土化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汉音逐渐与日本本土语言融合,形成独特的发音体系。例如,中古汉语的入声韵尾在日本语境中逐渐消失,平假名和片假名的出现也影响了汉音的发音。

  3. 标准化阶段:到了平安时代后期,汉音的发音逐渐固定,形成了现代日语中的汉音体系。

03

唐朝汉语与汉音的对比

尽管汉音源自唐朝汉语,但在传入日本后经历了显著的变化。以下是两者的主要差异:

  1. 声母差异:中古汉语的全浊声母在日本发音中大多清化,例如“杜甫”在汉语中读作dù fǔ,在日语中则读作とほ(Toho)。

  2. 韵母差异:中古汉语的入声韵尾在日本消失,例如“竹”在汉语中读作zhú,在日语中则读作ちく(chiku)。

  3. 声调差异:中古汉语的四声在日本语境中简化为平假名和片假名的发音,失去了原有的声调特征。

04

对现代日语学习的启示

了解唐朝汉语对日语发音的影响,对现代日语学习者有重要启示:

  1. 发音规律:掌握汉音的演变规律,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记忆日语单词的发音。

  2. 文化背景:了解中日语言交流的历史,能增进对日语文化的理解。

  3. 学习方法:通过对比中古汉语和现代日语的发音,可以找到学习日语发音的捷径。

总之,唐朝汉语对日语发音的影响深远而复杂。通过研究这段历史,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日语的发音规律,还能感受到中日文化交流的源远流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