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临夏(回族)地方特色美食!
甘肃临夏(回族)地方特色美食!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南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以回族为主体,拥有丰富的饮食文化和众多的地方特色美食。以下是对临夏地方特色美食的详细介绍,这些美食不仅味道独特,而且蕴含着深厚的地域文化。
发子面肠
发子面肠是临夏市民喜爱的传统小吃,主要原料是羊肠。制作时,将羊肠洗净,灌入由心、肝、腰子和精选肉制成的肉馅,加入葱、姜、盐、胡椒粉等调味料,蒸熟后切成片,色泽暗红,配以鲜红的辣椒油,风味独特。
河沿面片
河沿面片是临夏的一道传统面食,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由广河最有名的“炒面片”演变而来。这种面片柔滑劲道,汤油而不肥,味道醇厚,保持了原汁原味的同时,又鲜美无比。
油炸馃馃
油炸馃馃是临夏群众喜爱的面点,品种丰富,色泽艳丽,酥脆香甜。有黄亮脆香的馓子、色泽金黄的鸡蛋馃馃,以及造型繁多、色彩鲜艳的花馃馃等。
临夏锅盔
临夏锅盔是一种传统面点,以发酵面粉为主料,加入葱油、糖等辅料,分为葱油型、糖酥型和白饼型。锅盔外皮酥脆,内里软绵,是临夏最常见的面点之一。
糖油糕
糖油糕,又称“烫面油糕”,是一种外酥内嫩、甜香爽口的传统小吃。它圆如饼,形似鼓,色如铜,香味扑鼻,甜度适中,是临夏的传统美食。
搅团
搅团是临夏人喜欢吃的一种豆面食,通常使用白豆面制作。食用时浇上陈年老醋、辣油、蒜泥,口感酸辣,带有豆香。
撒饭
撒饭与搅团相似,但更为稀薄,通常加入土豆块、肉丁等食材。食用时舀入碗中,浇上辣油,调上咸菜,是临夏冬季的特色食品。
酿皮子
酿皮子是临夏独特的风味小吃,色泽橙黄透明,柔软有韧劲。食用时切成细条,配以辣椒油、醋、蒜末等佐料,色香味俱佳。
烤全羊
烤全羊代表了临夏人的粗犷、豪放和热情好客的性格。羊肉经过精心烤制,色泽金黄,外焦里嫩,香气四溢。
炕锅羊排
炕锅羊排选用新鲜羊排,配以洋葱、胡萝卜、土豆等蔬菜,烧制
而成。羊排微辣,肉质嫩而可口,略带焦脆,内里肥而不腻。
牛杂割
牛杂割是临夏的特色美食,以牛杂为食材,汤鲜肉嫩,口感饱满。通常在清晨的街边小店食用,搭配大麻花,风味独特。
炕锅洋芋
炕锅洋芋是临夏农家乐的特色小吃,洋芋切片后煎至两面金黄,外焦里嫩,对火候的要求极高。
河州老炒
河州老炒面片以羊肉末、粉条、葱、蒜等为主要原料,炒制而成,是临夏人喜爱的面食之一。
白斩鸡与香酥鸡
白斩鸡保持了鸡肉的鲜美、原汁原味,而香酥鸡则经过清煮、笼蒸、油炸三道工序,皮酥肉嫩,香烂味醇。
河州包子
河州包子以个大、皮薄、馅多为特点,馅料随季节时令变化,外形油黄面白,晶莹剔透,食用时沾上辣椒油、老醋,风味独具。
牛肉面与牛杂割
牛肉面是临夏的传统名食,具有“一清、二白、三绿、四红、五黄”的特征。牛杂割则是地道的早餐选择,汤鲜肉嫩,口感饱满。
三炮台盖碗茶
三炮台盖碗茶承载着临夏人的传统饮茶习俗,茶叶、冰糖、龙眼、枸杞、红枣等配料丰富,是临夏人家的常见饮品。
甜麦子
甜麦子,也叫甜醅,是一种以原粮为主料制成的甜点食品,具有健胃消化、提神益脑的功效,甘甜如饴,酒香醇厚。
糖盒盒与糖油糕
糖盒盒是临夏的特色美食,制作时用沸水调和面粉,加入红糖或白糖、花生、核桃仁等馅料,煎烙至焦黄酥脆。糖油糕则以酥软甜香著称。
搅团与馓饭
搅团清爽可口,使用豆面、玉米面、荞麦面等粗粮制作,浇上陈年老醋、辣油、蒜泥食用。馓饭则是雨雪天的佳选,调上咸菜、辣油,温热爽口。
油炸馃馃
油炸馃馃是节日里的美食,品种多样,金黄亮润,香酥甜脆,是招待亲朋的必备佳肴。
临夏八大碗
八大碗是指八种蒸碗菜,料厚品重、味纯汤清,常见的有发菜、扣牛肉、扣羊肉、扣鸡肉、扣丸子、夹沙、银耳鸽蛋汤、八宝饭等。
爆炒草鸡
爆炒草鸡是临夏农家乐的必点之菜,香辣可口,肉质鲜嫩。
手工浆水面
浆水面是临夏的传统风味汤类面食小吃,酸爽美味,具有开胃的效果。
牛奶鸡蛋醪糟
牛奶鸡蛋醪糟起源于临夏,营养丰富,美容养颜,是西北地区知名的甜食小吃。
格目
格目是一种特色美食,韭苔的香甜与羊肉的鲜美相结合,香气扑鼻,每咬一口都能往外流汁。
煮洋芋
煮洋芋是临夏人深爱的一道美食,简单却美味,去皮后洁白,清香,蘸盐或与酸菜、咸韭菜同吃,口味极佳。
这些美食不仅代表了临夏的饮食文化,也是临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每一道菜都有其独特的制作方法和食用习俗,体现了临夏人民对食物的热爱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无论是在临夏旅游的游客,还是对美食有独到见解的美食家,都不应该错过这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临夏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