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经典·文白对照:古文观止》带你揭秘古代文献
《传世经典·文白对照:古文观止》带你揭秘古代文献
《传世经典·文白对照:古文观止》是由清代学者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一部古代散文选集,收录了从先秦到明代的两百二十篇古文精品。这本书不仅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古文,还提供了现代汉语的对照翻译,非常适合想要深入了解古代文献的读者。通过这本书,你可以轻松掌握古代文献的精髓,感受古人智慧的魅力。
什么是《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该书是清朝康熙年间编选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收自东周至明代的文章,以散文为主,兼取骈文,共十二卷,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正式镌版印刷。本书收录《左传》《国语》《公羊传》《战国策》等经典书籍以及韩愈、欧阳修、柳宗元等名家之作中语言精练、短小精悍、广于传诵的佳作90余篇,体例包含注释、生僻字注音、译文、段落分析、知识拓展等板块,另有针对故事的精美插画,特别适合青少年(初高中生)阅读,对于入门者来说,也是首选读本。
“文白对照”是什么?
“文白对照”是一种将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相对照的学习方式。具体而言,它通过逐句对应的方式呈现原文和译文,帮助读者在阅读古籍时既能理解古代汉语的精炼表达,又能借助现代语言的通俗解释快速把握内容。
为什么选择《古文观止》?
权威性:《古文观止》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古代散文选本,与昭明太子的《文选》齐名,是自清代以来颇为通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
内容丰富:选编了上自先秦下至明朝的二百二十篇古文精品,分十二卷,以散文为主,兼收骈文经典,大体反映了古代散文发展的主要面貌。
版本特点:
- 逐句对应:每句文言文旁边附有相应的白话翻译,方便对比学习。
- 注释详尽:包含生僻字注音、词语解释等,帮助读者理解。
- 精美插画:配有古风手绘插画,帮助读者更好理解古文。
专家推荐:
- 鲁迅:以《古文观止》和《文选》并称,初看好像是可笑的,但是,在文学上的影响,两者却一样的不可轻视。
- 巴金:这两百多篇古文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先生。我后来写了二十本散文,跟这个“启蒙先生”很有关系。
- 金克木:读此书(即《古文观止》)可以知历史,可以知哲学,可以知文体变迁,可以知人情世故,可以知中国的宗教精神与人文精神,几乎可以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切。
如何使用《古文观止》?
- 逐句对照阅读:通过原文和译文的对照,逐步理解古文的含义。
- 结合注释学习:利用书中的注释、生僻字注音等辅助材料,加深理解。
- 欣赏插画:通过精美的插画,更好地感受古文的意境。
- 反复诵读:通过反复朗读,培养语感,加深记忆。
具体篇目举例
以《郑伯克段于鄢》为例,看看《古文观止》中的文白对照是什么样的:
原文: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译文:
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妻,妻子名叫武姜。武姜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难产,使姜氏受到惊吓,所以给他取名叫寤生,于是姜氏就厌恶他。她偏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没有答应。
总结
《传世经典·文白对照:古文观止》是一部非常适合古文入门的学习材料。通过逐句对应的文白对照方式,辅以详尽的注释和精美的插画,让读者能够轻松掌握古代文献的精髓,感受古人智慧的魅力。无论是学生还是古文爱好者,都能从中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