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青年失业率连续下降,但就业压力仍不容忽视
最新数据:青年失业率连续下降,但就业压力仍不容忽视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5.7%,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已连续4个月呈现下降趋势。这一积极变化反映出我国青年就业状况正在逐步改善。
多重因素推动就业形势向好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王萍萍表示,2024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较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低于5.5%左右的预期目标。这一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总量扩大带动就业增长:随着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趋于活跃,劳动力需求增加,为就业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
服务业发展吸纳大量就业:2024年,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6.7%,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信息传输、租赁和商务服务等行业就业人数显著增加。
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发力: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将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实施了一系列稳就业、促就业政策措施。
青年就业仍面临较大压力
尽管数据呈现积极变化,但也要清醒认识到,青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指出,2024年12月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仍比上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燕斌表示,当前就业形势面临多重挑战:
经济运行不确定性增加: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部分行业企业经营困难,影响就业需求。
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并存,技能不匹配问题较为突出。
重点群体就业压力较大:除了青年群体,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也需要重点关注和帮扶。
多方合力破解就业难题
面对挑战,国家和社会各界正在积极行动:
政策支持持续加码: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20项具体措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推出11条举措,包括吸纳就业补贴、扩岗补助等。
地方创新举措不断:云南省出台政策,对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给予5000元奖补,对返乡创业人员给予最高3万元补贴。广东、浙江等地超额完成年度就业目标,积极开发就业岗位。
社会关爱行动广泛开展:各地通过建设“爱心驿站”、提供免费义诊、心理咨询等方式,为就业群体提供暖心服务。
未来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展望2025年,青年就业工作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保持经济平稳增长:这是稳就业的基础,需要继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多就业增长点。
优化就业结构: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缓解结构性矛盾。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为求职者提供更精准的就业信息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快找到合适岗位。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环境和政策支持,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青年就业问题关乎国家未来,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和青年群体共同努力。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我们有理由相信,青年就业形势将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