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残联2025年工作重点:深化改革,精准保障残疾人权益
内蒙古残联2025年工作重点:深化改革,精准保障残疾人权益
2025年1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残联在呼和浩特召开全区残联工作会议,全面总结2024年工作成果,并对2025年残疾人工作进行重点部署。此次会议为全区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各地残联积极响应,迅速行动,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工作亮点
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残联在残疾人权益保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就业创业:全年新增残疾人就业13141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64.3%。圆满完成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三年累计新增残疾人就业28741人。
社会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25元。康复服务覆盖率达98.87%,辅具适配服务覆盖率达98.96%。
康复服务:64023名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6215名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为8101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
无障碍改造:完成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7077户,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8%。
2025年工作重点
2025年,内蒙古残联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推进残疾人工作:
深化改革,激发事业发展新动能:持续深化残联组织改革,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
精准谋划“十五五”发展蓝图:科学编制残疾人事业“十五五”发展规划,明确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加强权益保障,促进平等参与:完善残疾人权益保障机制,推动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夯实事业基础,营造融合发展环境:加强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服务环境,促进残疾人融合发展。
推进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加强基层残联组织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
地方行动
各地残联积极响应自治区残联工作部署,迅速行动,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包头市:率先完成《内蒙古残联工作通讯》发放工作,通过访视了解残疾人需求,提供精准服务。
土右旗:深入乡镇推动工作通讯发放,确保政策直达基层,提升基层服务水平。
集宁区:高效落实工作通讯发放,加强惠残政策宣传,确保残疾人及时了解相关政策。
此次会议和后续行动体现了内蒙古自治区残联对残疾人权益保护的高度重视,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服务水平,为残疾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