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视同缴费指数是怎么计算的?从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办法中可得到答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视同缴费指数是怎么计算的?从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办法中可得到答案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59595775_100276017

导读:视同缴费年限是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前的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在制度实施后被视同为已缴费年限。本文详细解释了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特点、作用,并重点阐述了两种主要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办法,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和部分地方企业的计算方法,以及四川、重庆等地的计算方法。

所谓的视同缴费年限,是指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之前国家承认的连续工龄或是工作年限,在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之后,按照国家规定缴纳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过去的连续工龄或是工作年限要视同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有两个特点。

一是工龄属于国家承认的连续工龄。比如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内工作的工龄,国有企业正式职工工作的工龄等。但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外工作人员的工龄、民营企业工作的工龄、乡镇企业工作的工龄等不是国家承认的连续工龄。

二是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以后,缴纳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只有在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前提下,过去国家承认的连续工龄或是工作年限才能视同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一样,都要累计计算为缴费年限。在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以后,都要缴纳养老保险才能计算为连续工龄,工龄的概念被缴费年限所取代。在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以后,参加工作的年限都是以缴纳养老保险的年限为计算依据,不再单独计算工作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的作用有两个。一是用于计算累计缴费年限。累计缴费年限是计算基础养老金的重要依据。比如基础养老老金的计算办法是以养老金计发基数加上本人的指数化缴费工资除以2作为基数,每缴费一年发给1%的基础养老金。

每缴费一年发给1%的基础养老金,这就意味着缴费年限越长,这个1%就越多,假如一年的1%是80元钱,30年的1%就是2400元,40年的1%就是3200元。缴费年限是长缴多得在养老金计算中的体现,这个长缴既包含了实际缴费,也包括了视同缴费,视同缴费也是缴费的体现。

在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办法中有一个指数化缴费工资,这个指数化指的就是自己的平均缴费指数,平均缴费指数既有实际缴费指数,也有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指数和实际缴费指数计算的平均值就是平均缴费指数。养老金计发基数乘以平均缴费指数就是本人的指数缴费工资。

凡是有视同缴费年限,或是在个人账户建立之前的实际缴费年限都要计算过渡性养老金。对于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办法,目前最通用的是两种计算办法。


第一种是机关事业单位和部分地方企业职工的计算办法。

过渡性养老金等于养老金计发基数乘以视同缴费指数,乘以视同缴费年限,乘以过渡系数(1.2到1.4%)。目前这种计算办法主要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职工主要是广东、现在的江苏、上海、浙江等。

比如广东的计算办法为: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退休时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本人1998年6月前的平均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1998年6月前实际缴费年限)×1.2%。

江苏调整后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办法为: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退休时职工基本养老金月计发基数×本人1995年底前平均缴费工资指数×1995年底前缴费年限之和×1.2%;

机关事业单位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办法为: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度系数。

第一种计算办法中就是涉及到视同缴费指数的计算办法,视同缴费指数越高、视同缴费年限越长,本人的过渡性养老金就会越高。

在这种计算办法中,机关事业单位视同缴费指数是按照本人的岗位职务指数、薪级、级别指数、退休生活补贴指数来计算的,退休时的职务、职级、专业技术职称越高,本人的视同缴费指数就会越高,这就是机关的养老金普遍高于企业职工的根本原因。

在第一种计算办法中,广东的视同缴费指数是按照个人账户建立之前所在区县的职工月平均工资,除以所在市的职工月平均工资来计算的,有一张视同缴费指数表。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基本上是按照1.0来计算的。

第二种计算办法是四川、重庆等地的计算办法。

按照养老金计发基数加上本人的指数化缴费工资除以2,乘以视同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建立前的实际缴费年限,乘以过渡系数。

比如四川的计算办法为: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一年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未建立个人账户的累计缴费年限×1.3%(计算系数).


重庆的计算办法和四川差不多,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一年全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未建立个人账户的累计缴费年限×1.4%(计算系数)。

四川和重庆的计算办法中,使用的是平均缴费指数,而不是使用的视同缴费指数,这说明四川的、重庆的视同缴费指数是按照平均缴费指数来确定的。比如你的实际缴费平均指数是2.0,那么你的视同缴费指数也是2.0;如果你的实际缴费指数只有0.6,那么你的视同缴费指数也就只有0.6。这种计算办法对于后期实际缴费指数高的人有利,对于后期实际缴费指数低的人则会不利。

综上所述,退休人员在办理退休时,想要知道自己的视同缴费指数计算是怎么计算的,凡是过渡性养老金是按照第一种办法计算的,你可以看到自己的视同缴费指数是多少,这说明视同缴费指数是单独计算的;如果过渡性养老金是按照第二种办法计算的,使用的是平均缴费指数,那么视同缴费指数就是按照实际缴费指数计算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