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湖南省直中医医院推荐:四种中医养生法巧治频繁打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湖南省直中医医院推荐:四种中医养生法巧治频繁打嗝

引用
腾讯
8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06A01UFH00
2.
http://m.baidu.com/bh/m/detail/sv_3530049435279095300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619576
4.
https://m.baidu.com/bh/m/detail/qr_564157010786103572
5.
https://m.baidu.com/bh/m/detail/qr_10072286422158929278
6.
https://www.tjzyefy.com/system/2024/07/15/030143568.shtml
7.
https://wap.cacakp.com/appnews/detail/id/17727
8.
https://www.hsszyyy.com.cn/qtks/29.html

打嗝,这个看似平常的生理现象,却可能暗藏风险。如果打嗝持续时间过长,可能是身体在向你发出健康预警。湖南省直中医医院的专家推荐了四种中医养生法,帮助缓解频繁打嗝的问题。

01

刮痧疗法:调和气血,疏通经络

刮痧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特制的刮痧工具在皮肤表面进行刮拭,以达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的目的。对于打嗝,刮痧疗法主要针对以下几个穴位:

  • 天突穴:位于颈部,胸骨上窝中央,第四颈椎棘突下凹陷处。点刮30次。
  • 膈俞穴:位于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刮拭30次,至出痧为度。
  •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重刮30次,出痧为度。
  •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重刮30次,出痧为度。
  •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重刮30次,可不出痧。

02

拔罐疗法:调和气血,疏肝降逆

拔罐是借助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致罐内形成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现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对于打嗝,主要选取以下穴位:

  • 胃中寒冷证:中脘穴、气海穴、天枢穴
  • 气机郁滞证:大椎穴、膈俞穴、肝俞穴

03

艾灸疗法:温通经脉,提升阳气

艾灸是用艾绒为主要材料,放在艾条或艾柱中点燃后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疗法。对于打嗝,主要选取以下穴位:

  • 中脘: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
  • 气海: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处
  • 关元: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处
  •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04

耳穴压豆:调节身体功能

耳穴压豆是采用王不留行籽、磁珠等丸状物,贴压于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其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以调节相应脏腑经络气血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对于打嗝,主要选取以下穴位:

  • 主穴:神门、耳中(膈穴)
  • 配穴
    • 胃中寒冷证加脾穴、胃穴
    • 胃火上逆证加胃穴、三焦穴
    • 气机郁滞证加肝穴、胆穴
    • 脾胃阳虚证加交感穴、皮质下穴

需要提醒的是,虽然这些中医方法在缓解打嗝方面效果显著,但若打嗝持续时间超过两天(48小时),可能与消化系统问题、神经系统疾病、代谢紊乱等有关,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