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哈尔滨锅包肉:舌尖上的文化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哈尔滨锅包肉:舌尖上的文化传承

引用
腾讯
9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05A013XY00
2.
https://36kr.com/p/2857745012116103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801272
4.
https://www.guancha.cn/EErJin/2024_07_05_740417.shtml
5.
https://www.sohu.com/a/816029819_121911505
6.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6QQOTQ20514DTKM.html
7.
https://m.ccas.com.cn/site/term/37.html?limit=1056&last=96398
8.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1/c442005-40275731.html
9.
http://finance.sina.cn/2024-07-05/detail-incazvwu2180833.d.html?cre=tianyi&mod=wlocal&loc=12&r=0&rfunc=37&tj=cxvertical_wlocal&tr=1047&pos=401

2024年12月28日,首届中国菜谱学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亚洲食学论坛主席赵荣光发布了关于《官品膳谱》和锅包肉历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这份研究不仅揭示了锅包肉的起源之谜,更让我们得以一窥这道东北名菜背后的文化传承。

01

锅包肉的诞生:中西合璧的美食传奇

故事要从1907年说起。这一年,46岁的郑兴文被任命为哈尔滨道台府的膳长。郑兴文出身北京茶商世家,曾在东交民巷的俄罗斯驻北京公使馆附近开设“真味居”,对俄罗斯饮食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他的妻子丽娜是俄罗斯公使馆的女职员,两人因美食结缘。

在道台府任职期间,郑兴文创造了一道融合中西口味的创新菜品——锅包肉。这道菜最初被称为“锅爆肉”,是郑兴文为了迎合妻子的口味,将传统京菜“焦炒肉片”进行改良的结果。他巧妙地将猪肉片裹上淀粉,炸至金黄酥脆,再淋上酸甜的糖醋汁,创造出独特的口感和风味。

02

从官府宴席到民间餐桌

锅包肉的诞生并非偶然,它折射出的是哈尔滨这座城市的独特历史。20世纪初的哈尔滨,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国际都会,中央大街上洋楼林立,各国商人往来频繁。作为哈尔滨最高级别行政机构的道台府,经常需要接待来自不同国家的宾客,尤其是俄罗斯官员。

1910年末,哈尔滨爆发了严重的鼠疫疫情。在留洋博士伍连德的带领下,经过数月的艰苦奋战,疫情终于得到控制。为表彰伍连德的贡献,清政府在沈阳举办了“万国鼠疫研究会”。在这次盛会上,郑兴文作为主厨,其精湛的厨艺和创新的菜品——锅包肉,赢得了各国宾客的一致好评。

03

文化的交融与传承

锅包肉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美味,更在于它体现了文化的融合与创新。赵荣光在研究中指出,锅包肉的酸甜口味并非偶然,而是反映了欧洲饮食文化的特点。大航海时代以后,蔗糖被大量运往欧洲,欧洲百姓逐渐形成了偏爱酸甜口味的饮食习惯。因此,锅包肉的诞生,是亚洲与欧洲饮食文化在哈尔滨这座国际都市交汇的产物。

04

当代传承:从哈尔滨到世界

如今,锅包肉早已从哈尔滨走向全国,甚至走出国门。在东北三省,各地都有其独特的锅包肉版本。比如辽宁版本偏爱番茄酱,而哈尔滨版本则更注重糖醋的比例。2024年,吉林市更是举办了首届世界锅包肉大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美食爱好者参与。

首届中国菜谱学研讨会的召开,不仅是对锅包肉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其文化价值的肯定。锅包肉不仅是一道菜,更承载着哈尔滨乃至东北地区的饮食文化记忆。它见证了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展现了中华美食的包容与创新。

05

未来展望:让世界品味中国味道

随着中国文化的全球传播,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开始了解并喜爱中国美食。锅包肉作为一道融合了中西风味的创新菜品,无疑将在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我们期待着,这道诞生于哈尔滨的美食,能够继续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