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德国国民小吃:咖喱香肠
探秘德国国民小吃:咖喱香肠
在德国,咖喱香肠被誉为“国民小吃”,深受人们的喜爱。从街头小吃到高档餐厅,咖喱香肠的身影无处不在。那么,这道看似简单的美食究竟有何魅力?让我们一起探索咖喱香肠的制作工艺和独特风味。
秘笈一:香肠
施泰凡·科赫是卡特博弗农场肉类生产经理,他指出了好的食材对咖喱香肠至关重要:“我们只使用自家农场的猪来制作咖喱香肠,即真正的哈威尔兰苹果猪。我们为动物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和更长的生长时间。”
同时他也简单介绍了香肠的制作工艺:“我们使用了一部分五花肉、一部分猪肩肉和一部分肥油并加了一些冰块冷却,当然还添加了香料、盐、胡椒 肉、豆蔻,还有一些个人化调料,将他们充分搅拌后塞进肠衣里,或者像我们以前做的那样放在盆里,然后蒸熟。”
秘笈二:外观
这位生产经理还为大家介绍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香肠:带肠衣香肠和无肠衣香肠。“最常见的是带肠衣香肠,这是一种黏合性很好的香肠,和脆皮香肠相似,都是灌在猪肠衣后煮熟熏制而成。”
“还有一种经典的无肠衣的香肠,以前都是将肉直接挤到热水里,香肠外表就形成了一层肠衣让形状固化。”
“不过现在出于卫生的原因,现在会用纤维素肠衣。肠肉被注入合成的肠衣后蒸熟,然后再将香肠从肠衣中取出。”
东德人从小就吃无肠衣的咖喱香肠。达格玛·科努普克,科努普克咖喱香肠小吃店的第三代传人,她向记者提到,她的祖父母和父母如何在60年代将无肠衣香肠引入东柏林的经历。
“那时候在西柏林已经有了带肠衣的咖喱香肠,我爷爷一直有兴趣尝试新的产品,于是他就想把西德的咖喱香肠引进到东柏林,但由于那时候肠衣紧缺,所以我们不得不在缺少肠衣的条件下制作咖喱香肠。结果无肠衣香肠意外出名了,一直到今天。”
秘笈三:油煎
拉措·武季诺维奇,柏林梅林坝大街36号,咖喱香肠小吃铺克罗伊茨贝格店的店长。他的店早上8点开门,次日早上5点关门,每天营业21个小时,客人络绎不绝。他深谙制作好吃的咖喱香肠的方法,提到针对不同类型的香肠,煎制的方法大有不同。
“对于带肠衣的咖喱香肠,我们将温度调高到150°C或160°C,在煎锅里铺上3到5毫米厚的油,香肠浸在油里炸,这样带皮的咖喱香肠会又香又脆,但是肉质也不会太干。”
“而无肠衣的香肠则是在较低的油温下煎制,通常是使用130°C或140°C的较低油温煎炸,使用的油量也较少。这样香肠外表不会变硬,口感也就更加饱满更多汁。”
秘笈四:酱汁
好吃的咖喱香肠当然少不了灵魂酱汁。面对记者的提问,作为咖喱香肠店第三代传人的达格玛,坦诚又自信地回答道:“我们店的咖喱香肠酱汁属于商业机密,我们不会告诉任何人,它只存在于我们的头脑里。”
而拉措店长这样答到:“我们的酱汁的秘密就是——其实没有秘密。我们的酱汁是番茄酱,酱汁配比是87%的番茄酱,再加一点糖、一点醋以及些许辣酱,这就是全部配料。 如果有人吃不了特别辣,那肯定也吃不了特辣的咖喱香肠。所以我们这里的辣度也分为:「我的孩子只吃番茄酱」一直到「辣死我吧」。”
同时拉措店长也分享了他对酱汁用量的见解:“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就是既不能把酱汁放太少,又不能让香肠被酱汁淹没。如果酱汁放太少,那你尝到的又只有肠衣味、烟熏味和肉味;如果酱汁放太多,你最后尝到的就只是番茄酱的味道。”
针对特色酱汁,拉措店长认为:“每家外卖店都试图打造自己的特色,推出独具特色的酱汁,归根结底就是去做你自己觉得好的东西。不管在酱汁里加的是芒果泥还是苹果酱,英国酱油还是东亚酱油,说到底只要顾客喜欢就行。”
拉措店长所在的这家店,一份带肠衣或无肠衣的咖喱香肠目前售价均为2.9欧(大概23块人民币),如果您再搭配上薯条总共价格大概是5.8欧(大概45块人民币)。如果您现在身在柏林,会愿意为这样的美味驻足买单吗?会更愿意尝试带肠衣的咖喱香肠还是无肠衣的咖喱香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