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 网梗是否导致中文“词穷”?年度流行语是怎么来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讨论 | 网梗是否导致中文“词穷”?年度流行语是怎么来的?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asktopic_detail_10028053
《咬文嚼字》杂志编辑部每年都会发布年度十大流行语,这些流行语不仅反映了社会热点和普遍现象,也折射出语言发展的趋势。2024年的十大流行语包括"数智化"、"智能向善"、"未来产业"、"city不city"、"硬控"、"水灵灵地×××"、"班味"、"松弛感"、"银发力量"、"小孩哥/小孩姐"等。这些流行语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社会意义?网络梗文化是否会带来语言的"词穷"?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
《咬文嚼字》杂志编辑部发布的2024年十大流行语引发关注。这些流行语涵盖了科技发展、社会现象、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反映了当下社会的多元面貌。
为何评选流行语?
流行语评选始于2006年,当时《咬文嚼字》编辑部首次发布年度十大流行语,如"愿景"、"软实力"、"俯卧撑"等。此后,这一评选活动逐渐成为观察社会变迁的重要窗口。流行语评选的标准主要包括:
- 反映时代特征:流行语应体现当年最重要的社会现象和热点事件。
- 语言创新性:新词新语应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创新性。
- 广泛传播性:流行语需要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
- 积极影响:评选的流行语应具有正面的社会影响,避免负面或低俗词汇。
流行语背后的社会现象
2024年的十大流行语反映了多个社会热点与普遍现象:
- 科技发展:"数智化"、"智能向善"、"未来产业"等词语体现了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 生活方式:"city不city"、"班味"、"松弛感"等词语反映了当代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 人口结构:"银发力量"、"小孩哥/小孩姐"等词语体现了对不同年龄群体的关注。
网络梗文化与语言发展
近年来,网络梗文化盛行,各种网络用语层出不穷。有人担心这会导致语言的"词穷",即过度依赖网络用语而忽视传统语言的丰富性。对此,《咬文嚼字》编辑部认为:
- 语言是发展的:网络梗文化是语言发展的一部分,反映了年轻人的创造力。
- 多样性是关键:传统语言与网络用语可以并存,关键在于保持语言的多样性。
- 规范使用:在保持创新的同时,也要注重语言的规范使用,避免过度滥用网络用语。
流行语和网络梗文化是当下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表达方式,也折射出社会的发展变迁。通过观察和分析流行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下的社会现象和语言发展趋势。
热门推荐
荷兰姐弟回中国寻亲,专家解析亲子分离心理影响
从校园到全球:剑桥大学书包的高端之路
新年新衣:兰州童装市场传统与时尚碰撞,5折起促销迎旺季
警惕:这种肠炎被称为“绿色癌症”,可致长期腹泻便血
深圳恩上湿地公园:山海公路、网红梧桐亭与百亩草坪
从选购到维护:农村环境下的小厨宝使用指南
餐饮菜品成本数据分析报告
欧盟单次入境申根签证:功能介绍及办理详解!
运城盐湖:卤虫养殖与生态保护的双赢之路
深圳打造国际化支付环境:现金服务升级,数币跨境支付提速
央视《等着我》助力团圆,失散38年家庭终重聚
柿子全攻略:从选购到食用,解锁秋冬“果中圣品”
柿子富含多种抗氧化成分,有效延缓衰老
辽阳到新疆快递怎么收费?全面解析价格及服务特色
假指纹破解率高达80%,指纹解锁亟需多重防护
小米手机解锁指南:4种常见场景解决方案
B站掀起“爷青回”怀旧潮,1.42亿次播放唤起集体记忆
2024B站跨年晚会:从<黑神话>到王力宏,"爷青回"刷屏
舞草虞美人古诗五首赏读:今日花开花自舞
老祖宗的审美有多高级?看了宋朝人们的穿搭,你就知道了
社会环境影响唐朝审美“画风”,雄健勇猛是如何变成丰腴肥美?
DNA鉴定让爱回家:多个失散家庭借助科技重聚
央视寻亲节目<等着我>转型,科技助力六百家庭重聚
DNA技术成寻亲利器,20年助65家重聚,最新案例展现科技温情
每个属相的招财花
儿童艺术照的拍摄技巧:记录下宝宝成长的每个瞬间
科学家发现短命基因:携带者更易在69岁前死亡,每25人有1人携带
1500万家庭因抗战离散,<等着我>开启寻亲新篇
巨鹿之战:谁才是真正的历史转折点?
微笑的力量:如何用笑容赢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