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巴洛沙韦成甲流新宠,专家解读用药指南
玛巴洛沙韦成甲流新宠,专家解读用药指南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新增了玛巴洛沙韦和法维拉韦两种抗流感病毒药物。作为最新推荐的抗流感药物,玛巴洛沙韦有哪些特点?适用哪些人群?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
什么是玛巴洛沙韦?
玛巴洛沙韦是一种RNA聚合酶抑制剂,通过阻断病毒复制所需的核酸内切酶活性发挥作用。与传统需要连续服用5天的抗病毒药物不同,玛巴洛沙韦仅需口服一次即可达到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用药的便利性。
玛巴洛沙韦适用于哪些人群?
根据新版诊疗方案,玛巴洛沙韦适用于5岁及以上的流感患者。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特别提醒,对于5岁以下的儿童,仍建议使用奥司他韦进行治疗。此外,孕妇和哺乳期女性也不建议使用玛巴洛沙韦。
玛巴洛沙韦与奥司他韦有何区别?
特征 | 玛巴洛沙韦 | 奥司他韦 |
---|---|---|
作用机制 | RNA聚合酶抑制剂 |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
用药方式 | 单次口服 | 每日两次,连续5天 |
适用年龄 | 5岁及以上 | 1岁以上 |
不良反应 | 腹泻、恶心 | 恶心、呕吐 |
从上表可以看出,两种药物各有特点。玛巴洛沙韦用药更方便,但适用人群范围相对较小;奥司他韦则需要连续服用,但适用年龄更低。
如何正确使用抗流感药物?
及时用药:流感治疗强调“黄金48小时”,即在症状出现后的48小时内开始用药效果最佳。
遵医嘱用药:新版方案特别强调,不建议联合使用相同作用机制的抗病毒药物。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自行联合用药。
注意用药禁忌:如孕妇和哺乳期女性不建议使用玛巴洛沙韦,而奥司他韦在3个月以下婴儿中使用需谨慎。
避免滥用:抗病毒药物不能替代疫苗,且不应在无医嘱的情况下随意使用。
除了药物治疗,流感患者还应注意休息、补充水分和营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进康复。
需要强调的是,流感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数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可以自愈。但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以及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一旦出现流感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此外,新版诊疗方案还增加了轻型和中型分型标准,完善了重型和危重型的诊断标准,进一步规范了抗病毒治疗原则和重症病例的支持治疗措施。这些更新将有助于提高流感的规范化诊疗水平,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
最后提醒大家,预防永远胜于治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免疫力,以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