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定州焖子:东坡所创 赓续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定州焖子:东坡所创 赓续传承

引用
中华网
1.
https://m.life.china.com/2024-07/31/content_341814.html

定州焖子是河北定州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美食,已有百年历史。它不仅是节日庆典的必备佳肴,更是定州人馈赠亲朋好友的特色礼品,承载着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


定州焖子

定州焖子又名肉灌肠,是把精瘦肉绞成小块,放到山药淀粉糊中一起熬煮、结块,过凉水、晒干,最后再经过熏制而成。这样做出来的焖子不肥不腻,红润油亮,入口香、糯、弹、滑。

定州焖子不仅风味独特,更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传说,定州焖子形成于宋代,为大文豪苏东坡所创。苏东坡与定州美食有着深厚的联系,‌他不仅创制了著名的定州焖子、新宗熏肉,还改良了当地的美酒工艺创制了中山松醪酒等。


雪浪亭

苏东坡在宋哲宗元佑八年(1093年)十月,来到定州任知州。苏东坡到任定州时,当地灾情严重,他一面向皇帝写奏折申请赈灾款,同时率人带粮食和肉等到各村赈济灾民。苏东坡每到一地,便为灾民煮粥煮肉。可灾民多,肉食少,为了让灾民都能吃到些肉,便想出用肉汤放少许碎肉,再放进当地棱子面(荞麦面)熬制成块状,然后切块分给灾民的办法,这种食物后来后来被称为“焖子”。

清代末年,定州南城里南大街的毛家大院制作定州焖子最为著名。新中国建立后,公私合营,毛家大院肉食作坊被合并至国营食品公司定州第三肉联厂。


熏肘花

在毛家大院肉食作坊内曾有一位姓张的学徒,由于他平日不爱说话,只是闷头干活儿,人们都叫他“张哑巴”。“张哑巴”诚实憨厚,又勤奋好学,掌握了毛家大院祖辈传承的焖子工艺。张哑巴便在第三肉联厂工作,继续从事定州焖子及手掰肠的生产技术性工作。他一生未婚,就将技艺传给了侄儿张建才。

现如今,张建才成为市级非遗定州焖子加工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定州市第三肉类联合加工厂总经理,张建才继承发展毛家大院焖子制作工艺,并不断探索提高定州焖子、手掰肠等肉食品加工技术,既保留了传统焖子的色、香、味,还采用了现代化的生产和管理方法、现代科学配方,使产品更营养、更美味、更安全。主要产品有手掰肠、焖子、酱卤肉制品等,注册了“旺弘”商标,其中“旺弘牌焖子”、“旺弘牌手掰肠”,在定州家喻户晓。


熏猪耳

定州焖子的加工生产有一套严格规范的工艺流程,先把鲜肉绞制成红枣大小的块状,然后放入一定比例的红薯淀粉,倒入天然香辛料佐料、水、香油、味精等进行搅拌,使其均匀呈现糊状。调好的佐料装入纯棉布袋中,放入烧开的沸水中。为防止糊锅,锅底要放置铁箅子,沸水煮一小时后,微火再煮一小时。随即捞出煮熟的焖子袋放入冷水中,20分钟后倒出晾干,然后放入熏箱铁架上熏制。熏箱底部放有果木锯末,用火将锯末烧至浓烟时,关好箱门,约7-8分钟,焖子就熏制好了。

做好的焖子香味独特、粉红色的表皮晶莹剔透,里面红白相间的肉块有隐有现,让人垂涎欲滴。你可以切开拿一块就吃,也可以切片用姜、蒜凉拌,用葱花清蒸;还可以用大蒜爆炒,和白菜、粉条一块炖着吃。色泽红亮的焖子,口感鲜美,肉质酥软,入口即化。


定州手掰肠

如今的旺弘牌焖子、旺弘牌手掰肠,始终都保持着传统特色,畅销京津冀及华北地区,成为人们休闲和馈赠亲友的佳品,也成为张建才匠心传承的家乡味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