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识别5种会把你当"情绪垃圾桶"的人,及早画出情绪界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识别5种会把你当"情绪垃圾桶"的人,及早画出情绪界线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hbrtaiwan.com/article/23542/emotional-trash-can

你是否常被主管、同事、家人、朋友当作"情绪垃圾桶"——他们只在需要倾诉时出现,且根本不在意被倾诉的人有什么感受?本文将说明会把对方当情绪垃圾桶的人有什么特点,并教你如何应对他们的情绪,维持适当的距离,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Roman Samborskyi/shutterstock

在遭遇困难或痛苦的时候就会想要向人倾诉,不论是谁都好,希望能有个人可以听自己说话、理解自己、安慰自己。为此所找的对象可能是家人、朋友,也可能是恋人,当我们带着情绪向他们倾诉困顿的点、生气的事情、沮丧的情况,不知不觉中,他们也会沮丧、困顿、生气。

人类是会产生同理心的动物,情绪是具有传染力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对方开心地笑着时,我们也会跟着笑出来,当对方感到疲惫、哭泣时,我们也会跟着感到悲伤。偶尔一两次听对方分享心情还是有可能的,但如果是每天无止境地听到负面的故事,那么听的人也会感到疲惫,还会逐渐被负面情绪所淹没。

有些人会一味地把自己的情绪单方面倾倒给其他人,而不与对方互相交流彼此的感受,这些人可能是朋友、同事、家人,也可能是恋人,甚至有可能是主管。这些人不进行沟通,而是不断使用消极的言语把他人的生活变得颓靡不振,我们需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人。

把对方当成情绪垃圾桶的人有这5个特点

我们先来了解会把对方变成情绪垃圾桶的人有什么特点。

第一点,只有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才会联系

会把别人当作情绪垃圾桶的人,平常不太会因为日常的事情联系他人,只有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例如在学习或工作中出状况、与恋人的关系出现问题,又或者家庭不和谐等等,才会毫无征兆地突然联系别人,这些人不会问候对方的近况,一字一句都在说明自己遭遇了多么辛苦的状况,让人因此而感到疲惫。

第二点,期待无条件的认同

由于这些人需要有人倾听他们说话,所以如果对方不认同他们,他们就会感到非常不开心,他们希望别人能够理解自己有多么委屈与辛苦,有时候就算是他们自己的错,也会希望对方无条件站在自己这边,假如对方指责自己的错误,他们反而还可能会因此生气并断绝联系。

第三点,就算提出解决方案也不会感激

这些人在诉说烦恼时并不是为了得到克服问题的解决方案,他们只是单纯希望有人听他们说话而已,即使有人认真听他们倾诉并提出解决方法,他们也不会考虑要付诸实践,不只是解决方案,就连释出安慰的话语,他们也不会对此感到感激,他们并没有想要让自己太轻易就摆脱困扰的情绪。

第四点,对别人的烦恼完全不感兴趣

这些人的另一特点就是,他们只知道如何讲述自己的烦恼,却不知道如何倾听别人的困扰,他们往往会觉得自己处于世界上最艰难的处境,别人的困境都可以轻松看待,若当过烦恼咨询对象的朋友试图想要说出自己的烦恼时,他们就会表现出不感兴趣的样子,只顾着说自己想说的话。

第五点,不会分享有趣或开心的事情

生活中总会发生幸福和愉快的事情,但这些人只会对人诉说悲伤难过的事情,而不与人分享快乐的事,这样一来,对话的走向时常会朝着负面的方向发展,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产生正面的能量都被抽走的感觉,最终往往会导致彼此的关系逐渐疏远。

有一位女性因为职场主管的关系而在苦恼是否离职,她的主管会对她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生气,而且一旦发起脾气,就是生气到整天都做不了任何事情的程度,他歇斯底里地发泄怒火到他气消为止,整天一遍又一遍地指责她的错误,怒气还没平息的话,就连下班后也会打电话,而且不管平日还是周末都无一例外。最奇怪的是,那位主管在生完气的隔天就会变得像另外一个人似的,发了多大的火,就会释出比发火时更多的善意,还会为自己生气的事情找借口,说是因为状况太糟糕了才如此,试图得到她的理解,但同样的事情却还是会一再反复发生。

这位主管是把她当作是自己的情绪垃圾桶了,因为他找不到地方宣泄自己遇到的困境,所以才会对好欺负的下属发火好让自己平息怒气。

我被当作情绪垃圾桶,怎么办?

如果你正处于这样的状况,或许可以试试看以下的做法。

第一,对过分的愤怒进行抗议

如果不强硬地说出来,对方就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虽然就算说了,对方可能也不会马上做出改变,但如果什么都不做,对方可能就会将你视为好欺负的对象,你就无法摆脱情绪垃圾桶的角色了。不过,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和对方一样大呼小叫或使用凶恶粗鲁的语句。旁观者是冷静的,若能以客观的事实提出抗议,周围的人就会支持你。

其次,告诉公司或身边的人

如果是会碰到面的人,可以避不见面的话最好就不要见面,但如果是无法避免的对象,就必须把该主管的行为告知公司或身边同事,这些人通常都会采取"遇强则弱,遇弱则强"的态度,他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形象,会在很多人面前展现亲切的态度,因此你必须告知身边的人,预先防止对方对你做出不适当的行为。

应该采取这些措施,好让公司或周围的人能够意识到这位主管的愤怒调节障碍,这样也才有正当理由向公司提出部门调动等解决方案。

拥有明确的自我价值观与原则的人会受到他人的尊重,但要按照原则生活是很辛苦的,我们偶而都会遇到与自己的原则相背的请托,这种时候该怎么做拒绝才好呢?

有一位刚工作不久的年轻实习生,他觉得自己与同事和主管的关系都很好,但是实习结束之后,他并没有收到录用通知,所以不得不离开公司。为什么呢?

同事不论什么事情都会找他帮忙,而他也经常都会说好,对主管下达的指示也总是回答没问题,可是随着时间一久,大家就发现因为他在工作时间都在帮其他人做事的关系,导致他并没有好好处理自己负责的业务,再加上当主管下达指示时,虽然他总是语带自信地回答"知道了",但事实上却并没有把事情做好,结果就给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可惜的是,他并不知道自己没有被录用的原因。

答应别人的请托并没有错,但若释出过多的善意就不对了,我们应该要多方面综合分析,提出请托的对象是谁、地点如何、自身是否有接受那个请托的能力,如果因为无法拒绝就草率接受,那对双方都只有坏处。

有很多人会抱怨主管在工作上分派了太过于繁重的业务,但大部分的繁重业务背后都会有着丰厚的报酬,如果想要表达不满的话,就应该把重点放在业务本身的问题,但若是如此,为什么不能一开始就说拒绝主管,表示自己无法做那件事呢?这样说绝对不会让主管把你当成一个不好的人来看待,因为拒绝并不是在否定对方。

也许有人会说,我这么说是因为我知道的不多,主管本来就是只会在自说自话的人,他们是没有办法被说服的,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听别人说话,所以与其拒绝对方,不如照主管吩咐的去做就好。

当然不是这样的。如果从你的角度来判断,你认为那件事毫无价值,那么"提前拒绝"与"不拒绝而得过且过",这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如果这件事最后并没有成功,前者会被视为最大功臣,主管也会记得他是位具备良好判断能力的人,可能也会想要给予一些奖励。

但如果是后者,主管不会认为是那件事本身有问题,反而会觉得是执行这件事的人做得不好,特别是若有情绪掺杂在其中,每个人都知道你做这件事做得心不甘情不愿,万一事情处理得不顺利,人们就会认为是你的工作态度有问题。不要害怕拒绝,这只有在刚开始很困难而已,只要提出正当的理由来拒绝,一旦被接受后,下次要再拒绝不合理的事情就不会觉得很困难了。

书名:靠太近会受伤,离太远会寂寞的刺猬(가까이하면 상처받고 멀어지면 외로운 고슴도치들에게)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2024年8月26日
作者:吴秀香(오수향)
作者简介:韩国当代最权威的人际沟通专家。白石大学终身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所结业,专注研究教育心理与咨询心理学,现任SHO对话心理研究所所长。她运用首创的"心理对话法",帮助人们解决人际关系的困扰,并针对职场、夫妻和亲子沟通提供咨询建议。
译者:杨琬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