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US技术:降低二氧化碳的新希望
CCUS技术:降低二氧化碳的新希望
2022年,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正式注气运行,每年约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相当于每年植树近900万棵。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CCUS技术开始进入成熟的商业化运营阶段。
什么是CCUS技术?
CCUS技术,即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是指将工业生产等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捕集提纯,继而投入新的生产过程进行再利用和封存。这项技术不仅能有效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还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
CCUS技术的应用案例
在中国,CCUS技术已经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以“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为例,该项目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驱油技术,不仅实现了二氧化碳的封存,还提高了石油采收率。据统计,该项目预计15年可增油300万吨,每年约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
此外,人工智能在CCUS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例如,美国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与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生成式AI技术,成功组装和筛选出12万个新型MOFs材料,为产业界提供了新的碳捕集解决方案。
中国CCUS技术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CCUS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2023年,总投资102亿元的宁夏300万吨/年CCUS示范项目在宁东基地全面开工建设。该项目在全球首次实现了现代煤化工和大型油气田开采之间的绿色减碳合作,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基地。
政策支持方面,国务院、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陆续出台多项政策,鼓励CCUS行业发展与创新。《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等产业政策在CCUS技术原理研究、重点应用行业、人才培养、发展方向和示范项目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规划。
CCUS技术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CCUS技术带来的不仅是环境效益,还有可观的经济效益。据统计,到2050年,全球CCUS产业每年可拉动直接投资高达2.78万亿美元。目前,国际油气公司正通过项目合作、资产收购等方式加强在CCUS全产业链的战略布局。
从环境效益来看,CCUS技术是目前唯一能够实现化石能源大规模低碳化利用的减排技术。它不仅能减少化石能源过程和末端排放,还能利用二氧化碳来强化化石能源的开采,支撑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和低成本稳定供应。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CCUS技术前景广阔,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某些关键技术还在试验摸索中,整体技术发展水平与国外相当但尚未超越。此外,CCUS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需要持续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然而,这些挑战并未阻碍CCUS技术的发展步伐。预计到2050年,全球利用CCUS技术捕集的二氧化碳总量将达到76亿吨,约占2020年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2.4%。在中国,即便到了2050年,化石能源仍然将占总体能源消费比例的10%到15%,因此CCUS技术将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
CCUS技术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研究机构投身其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步降低,CCUS技术必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