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红树林示范区:湛江生态保护的新典范
徐闻红树林示范区:湛江生态保护的新典范
近日,徐闻县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项目顺利完成,标志着湛江在生态保护方面又迈出了坚实一步。作为广东红树林分布最广的地级市,湛江市现有红树林面积6521.85公顷,2023年完成红树林造林747公顷、修复510公顷。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湛江市在生态保护方面的持续努力。
政策引领,构建生态保护体系
湛江市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工作,将其纳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和“百千万工程”重点任务。2023年,湛江市自然资源局围绕中心大局,主动作为,全面推进自然资源各项重点工作。在红树林保护方面,湛江市积极推动雷州、徐闻两个“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建设,全市已完成红树林造林1273公顷、修复1553公顷。同时,湛江市还推动红树林资源保护地方性法规出台,《湛江市红树林湿地保护条例》于2024年1月10日起正式施行。
多措并举,推进生态环境治理
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湛江市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2024年,湛江市空气质量稳居全省前列,7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省下达的考核目标要求,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为95.4%。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湛江市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持续努力。例如,湛江市编制印发《湛江市2024年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全力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持续在大气污染防治中下硬功夫,大力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攻坚治理;完成雷州、徐闻共218个行政村全覆盖溯源任务,率先在全省完成重点县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全覆盖。
绿色发展,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湛江市在推进生态保护的同时,也注重绿色低碳发展。2024年,湛江市重点行业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控排企业配额盈余量达160.62万吨,同比增长36.92%。湛江钢铁零碳冶金示范项目列入省第一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湛江钢铁百万吨级氢基竖炉项目被评为首届广东省十大生态环境创新案例。同时,湛江市还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成立全国首个中华白海豚保护协会,开展“守护红树林志愿者先行”行动,组建100多支红树林志愿服务队,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生态旅游,打造绿色发展新引擎
湛江市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例如,东海岛风景绝美,海滩一望无边;南极村是祖国的最南边,沿途可以看到大片的菠萝山;市区的金沙湾观海长廊和中澳友谊花园都是网红打卡地。同时,湛江市还积极开发“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如廉江高桥红树林、特呈岛等,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徐闻红树林示范区的建成,不仅提升了当地生态环境,还为湛江市生态旅游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未来,湛江市将继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