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远离脾气暴躁:实用情绪管理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远离脾气暴躁:实用情绪管理指南

引用
百度
9
来源
1.
https://m.baidu.com/bh/m/detail/sv_17652127148116585553
2.
https://m.baidu.com/vsearch/xsppage?pd=video_page&atn=verticalDemote&dsp=iphone&resource_id=5021&from_sf=1&word=%E4%B8%9A%E5%8A%A1%E5%91%98%E7%AE%A1%E7%90%86%E6%96%B9%E6%B3%95&title=%E4%B8%9A%E5%8A%A1%E5%91%98%E7%AE%A1%E7%90%86%E6%96%B9%E6%B3%95_%E5%B0%8F%E8%A7%86%E9%A2%91&top=%7B%22sfhs%22%3A1%2C%22_hold%22%3A2%7D&pn=0&alr=1&sign=12299741314381920343&se_signs=3284055232843437237_10404282872441215480_12299741314381920343_2955957620879740471_7765992111401518175_14697910007722102562_12071104436399495085_3779698537453964859_6294374804565198342_6590649138473460279&lid=8041962238313870742&signs=3284055232843437237_10404282872441215480_12299741314381920343_2955957620879740471_7765992111401518175_14697910007722102562_12071104436399495085_3779698537453964859_6294374804565198342_6590649138473460279&frsrcid=5021&ms=1
3.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intermittent-explosive-disorder/symptoms-causes/syc-20373921
4.
https://www.ayxy.edu.cn/xlzx/contents/6138/3895.html
5.
https://wsjk.tj.gov.cn/JKJY5233/JKZS7782/202408/t20240821_6704252.html
6.
https://www.lifetimes.cn/article/4I6qLhnaL8d
7.
http://www.ganxian.gov.cn/gxzf/c103629/202405/ebe758c08feb402e9aa3cafa92b6a149.shtml
8.
https://www.bangkokhospital.com/zh/content/dealing-with-a-child-anger
9.
https://www.eduease.com/zixun_info-id-113347.htm

脾气暴躁不仅影响人际关系,还会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研究显示,经常生气会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紊乱等身体问题,同时还会带来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在工作和生活中,暴躁的脾气往往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影响团队合作,甚至可能引发家庭矛盾。

那么,如何有效管理脾气,避免暴躁情绪带来的危害呢?以下是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

01

认知与接纳:学会识别情绪

当感到愤怒时,首先要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可以对自己说:“我现在心情不好。”这种简单的识别有助于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情绪。同时,要允许自己有负面情绪,避免自我评判,可以通过深呼吸等方式放松身心,感受情绪的流动。

02

调整生活习惯:从日常做起

  •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饮食,多喝水,适量饮用绿茶有助于清热降火。
  • 运动释放:通过跑步、游泳或打篮球等活动缓解压力,改善情绪。
03

情绪调节技巧:掌握实用方法

  • 冷静思考:遇到令人愤怒的情况时,先冷静分析是否值得生气,避免冲动反应。
  • 冥想与肌肉放松:练习冥想或逐步放松身体各部位肌肉,帮助减轻心理压力。
  • 数颜色法:当感到愤怒时,暂停手中的工作,环顾四周的景物,心中默数周围物品的颜色,大约数三十秒左右。这种方法能帮助恢复理智性思考。
  • 暗示调节:每天早晨起床时,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今天我心情很好”“今天我很高兴”。
  • 运动纾解:运动是缓解情绪的有效方式。当人们在沮丧或愤怒时,生理上会产生一些异常现象,这些都可以通过运动方式,如跑步、打球、打拳等方式,使生理恢复原状。
  • 音乐缓解:音乐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力,听上一曲自己最喜欢的音乐,沮丧的情绪就会烟消云散。
04

社交与倾诉:建立支持系统

  • 倾听与沟通:家长应倾听孩子的心声,用平等的态度交流,减少冲突。
  • 以身作则:父母通过平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为孩子树立榜样。
  • 专业咨询:如果情绪问题持续影响生活,可考虑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05

培养耐心与兴趣:转移注意力

  • 专注小事:从拼图、手工等活动中锻炼耐心,逐渐改善急躁情绪。
  • 发展爱好:投身于喜欢的活动,如音乐、阅读或园艺,转移注意力并提升心情。
06

学会面对现实:不逃避问题

保留型或压抑型的人不会将愤怒直接发泄出来,因为他们认为:“生气愤怒都是不应当发生的事怎么还可以乱发脾气呢?”所以拼命压抑自己的怒气。有些保留型的人在不高兴时,采取离开现场的方式,避免正面冲突,等双方的怒气消失了,冷静下来再说。多数人可能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制怒、避免冲突的方法,其实并非如此。因为即使自己一言不发,也在进行着沟通,自己的肢体、表情已经显示出自己的态度。但有时不说话比说话更令人不悦。例如,因某事你对某人正在发脾气,火冒三丈,对方却极不高兴地说:“对不起,我先走了”。此时,你并没感到对方真明事理,想给双方冷静下来的时间,相反,你觉得对方是在向你宣告:“你根本不值得理睬”,而且还感觉受到对方“不屑一顾”的羞辱。又如,夫妻争吵时,如果有一方突然起身、用力地甩门而去,这种临时逃避,并不能解决彼此间的愤怒,而只是将问题延后。专家们研究证明,许多人在离去的当时,或许庆幸自己避免了一场风暴,但事后再与对方见面时,虽然时过境迁,仍很难寻找到解决之道。尤其是在逃离现场时,不是在一种心平气和的状态下,不但不利于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更加严重。因此,专家们建议习惯逃避的保留型情绪的人,若要解决情绪问题,不妨训练自己在发生问题时,强迫自己慢慢拉长在现场的时间,每次增加一点,由原先的两秒改为一分钟、五分钟、乃至十分钟,延长自己面对负面情绪的时间。

07

调整注意力:寻找积极面

人的注意力,好比一台摄像机的镜头,问题是将镜头对准事物的哪一部分。事物的本身有好有坏,对准好的一面令人欢欣,对准坏的一面令人沮丧。这方面的事例,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要想控制注意力,最好的方法便是借助于提问题,因为你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脑子便会寻找有关的答案,也就是说,你寻找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如果你提出的问题是:这个人为什么这么讨厌?这时你的注意力便会寻找讨厌的理由,也不管这个人是不是真的讨厌。相反,若是问道:这个人怎么这么好?这时你的注意力就会寻找好的理由。改变我们情绪最有效且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就是改变我们的注意力。当你情绪不佳时,把注意力调整到你过去的光辉之处,来一段美好的回忆;当你对某人有看法时,把你的注意力调整一个角度,看看此人对你好的一面;当你对某事有反感时,把你的注意力调整一百八十度,看看事物的另一面。这样也许能改变你的情绪,使你的心情更加愉快,使你的生活、工作、学习更加顺利。

08

自我平衡:正确看待得失

有些人的得失心特别重,也就特别容易焦虑、害怕、紧张、恐惧,而且对这些情绪无法控制,所以常因一些工作上小的失误,而感到沮丧、自责,认为自己无能,一无是处。其实,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这种情况。心理学家们认为,我们之所以对自己施以过度的压力及自责,主要因为我们的潜意识中有一种“我的过错,所有的人都看得到,而且都很在乎;我犯了错,我再也没法在他人面前抬起头来”的想法在作怪。但事实上,时过境迁之后,别人早就忘了这件事,自己却一直耿耿于怀,也许一辈子都忘不了。如此重视,是因为视自己为世界的中心,认为世界是绕着自己转的,所以自己有一点错,就是惊天动地,不得了的大事,别人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管理情绪,减少脾气暴躁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果情况严重,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