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46-2024新规来了,配电安全你了解多少?
JGJ46-2024新规来了,配电安全你了解多少?
2024年10月1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布《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JGJ/T46-2024),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这一新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建筑施工领域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迈入新阶段。
新规出台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施工现场用电设备日益增多,用电负荷持续增大,用电环境也变得更为复杂。原有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已难以完全满足当前施工安全需求。因此,住建部组织专家对原标准进行了全面修订,形成了JGJ/T46-2024这一新版标准。
新标准的实施,不仅完善了临时用电管理规定,还针对配电线路、电动建筑机械、照明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更加严格和细致的要求。这些变化将有效提升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水平,减少触电和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配电系统核心要求
新规对配电系统提出了明确要求,以确保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
基本原则: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应采用三级配电系统、TN-S接零保护系统和二级漏电保护系统。
配电线路规定:
- 钢索配线需符合特定规范,确保铺设的安全性。
- 电缆线路必须包含全部工作导体和保护接地导体(PE),并根据供电方式选择合适的电缆类型及颜色标识。
设备管理:
- 每台用电设备须配备专用开关箱,禁止同一开关箱直接控制两台及以上设备。
- 发电机组电源严禁与市电并列运行,并需设置可靠的切换装置。
保护接地与中性导体:
- PE线上严禁装设开关或熔断器,不得通过工作电流,且严禁断线。
- TN-S系统中,N线和PE线应分开敷设,且PE线不得接入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实际应用案例
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新规要求,以下结合实际案例说明新规在施工现场的具体应用:
某大型建筑施工现场,根据新规要求,采取了以下措施:
配电系统设计:采用三级配电系统,即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确保用电设备的分级控制和保护。
电缆线路敷设:所有电缆均采用五芯电缆,其中包含三相工作导体、中性导体(N)和保护接地导体(PE)。电缆颜色标识严格遵守标准,N线为淡蓝色,PE线为黄绿相间色。
用电设备管理:每台用电设备均配备专用开关箱,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度。同时,定期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其灵敏可靠。
发电机使用:现场配备的发电机设有独立的供电系统,与外部市电线路之间设有可靠的切换装置,严禁并列运行。
新规实施要点
为确保新规得到有效执行,施工方应注意以下几点:
组织培训学习:对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全面培训,确保每个人都熟悉新规要求。
完善用电组织设计:根据新规编制详细的临时用电组织设计,明确配电系统布局、线路走向、设备选型等关键内容。
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执行新规中的各项要求,定期检查用电设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完善临时用电工程的安全技术档案,记录设计、施工、验收和检查等全过程资料。
结语
JGJ/T46-2024新规的实施,为建筑施工领域的用电安全提供了更加科学、严谨的指导。施工企业应高度重视新规的学习和落实,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现场管控和提升人员素质等措施,切实提高用电安全水平,为工程建设创造安全可靠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