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过期会危害心脏?专家解读食用油的保质期与储存方法
食用油过期会危害心脏?专家解读食用油的保质期与储存方法
食用油是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你是否注意到食用油也有保质期?食用油一旦过期,不仅会影响口感,还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最近,江南大学食品学院与赣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食用油过期不仅会影响口感,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食用油过期的危害
食用油的保质期通常为18-24个月,但这个期限是指在未开封并正确保存的情况下。一旦开封,食用油就会受到光、热、氧气、水、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加速变质。研究发现,大部分食用油在开封后3-6个月就会发生酸败。
食用油过期后,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产生哈喇味,这是油脂酸败的表现。酸败的油脂会生成过氧化物、酮类等有害物质,长期摄入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更严重的是,这些有害物质还可能引发慢性中毒,加重肝肾负担,甚至影响神经系统功能。
食用油过期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而脂肪是由脂肪酸组成的。根据饱和度的不同,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又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多的油相对更健康。
长期食用过期食用油会导致体内脂肪酸比例失衡。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脂、保护心血管的作用,而饱和脂肪酸则可能导致肥胖、血脂升高,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食用油过期后,其脂肪酸比例会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
如何正确储存和使用食用油
为了保证食用油的新鲜和安全,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储存和使用方法:
密封保存:食用油开封后,应尽量减少与空气的接触,避免氧化。
避光防潮:食用油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远离高温环境,避免光照和潮湿。
控制用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建议,食用油的推荐摄入量为每天25-30克。过多的摄入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定期更换:食用油开封后应在3个月内吃完,如果超过3个月,最好不要再继续食用。
避免反复加热:反复加热的油很容易产生致癌物质,如反式脂肪酸、苯并芘、丙烯酰胺、杂环胺等,长期食用会带来健康隐患。
总之,为了健康着想,请务必关注食用油的保质期,及时处理过期产品,切勿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