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思南红薯产业: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新实践
贵州思南红薯产业: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新实践
2024年双十一期间,贵州思南县的红薯产品销售额突破4700万元,较上年增长超过3倍。这一亮眼的成绩背后,是思南县通过数字化赋能、电商销售等创新模式,推动红薯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实践。
创新驱动:数字化赋能红薯产业
思南县积极构建数字经济新生态,通过大力推进数字基建,引入前沿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全县已建设开通4G基站1800余个、升级5G基站1400余个,3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4G网络全覆盖,县城区及28个乡镇(街道)政府所在地及附近村实现5G网络全覆盖。
在数字化管理方面,思南县全面推进“大数据场景”建设,夯实数字产业发展基础,基本实现大数据“云上资源+政民商用”。这种数字化管理模式不仅优化了农业生产效率,还为农产品质量追溯提供了技术支持,提升了消费者对思南红薯产品的信任度。
电商引领:直播带货开辟新销路
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思南县红薯产业的龙头企业,也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充分利用直播带货等新兴销售模式,组建了40余人的专业电商直播团队,在抖音、淘宝、京东、拼多多等10多个主流电商零售平台上全天候直播销售。
据统计,2024年双十一期间,思南陈薯品牌红薯粉销售量突破4700万元大关,较上年增长3倍多。直播电商销售额已经占全公司销售总额的90%以上,成为推动红薯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
产业融合:从种植到深加工的全产业链发展
思南县不仅注重红薯种植环节,还积极发展深加工产业,延伸产业链条。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双塘街道思南经开区建立了现代化的加工基地,引进全自动包装生产线,提高了生产效率。
目前,该公司每天可生产酸辣粉20万桶左右,全年线上线下累计销售额已经突破5亿元。这种“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模式,不仅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也带动了当地就业。
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指导双管齐下
思南县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选派优秀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深入农村基层开展帮扶工作。例如,在大坝场镇杨家寨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承友积极动员农户种植“双高”红薯,协调技术指导员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持,并争取项目资金改善基础设施。
2024年,杨家寨村发展“双高”红薯1000余亩,发展家庭农场8家,人均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同时,该村还解决了长期存在的饮水困难问题,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农户增收:产业带动下的致富新路径
在思南县红薯产业发展的带动下,许多农户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种植大户梁亚通过与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合作,实现了大规模种植和销售,不仅提高了个人收入,也为其他农户树立了榜样。
此外,思南县还积极组织辖区企业参加国内外大型展会,拓展海外市场。目前,该县已培育实绩外贸企业16家,成功申报12个外贸专项资金项目,持续助力“乡村外贸”产品走出国门。
思南模式:乡村振兴的有益探索
思南县通过发展红薯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这种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数字化和电商为驱动,以政策支持和农户参与为保障的产业发展模式,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促进了农民增收。
未来,思南县将继续围绕“一主两辅”产业布局,深化大数据与实体深度融合,推动红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