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多所大学研究证实:长期跑步护心
美国多所大学研究证实:长期跑步护心
美国多所大学的研究成果显示,长期跑步不仅有助于延长寿命,还能显著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研究表明,即使是超重或吸烟的跑步者,他们的早逝风险也低于不跑步的人。此外,跑步还能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保护心脏健康。这些权威研究无疑为长期跑步对心血管健康的益处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跑步如何改善心血管健康
一项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的研究发现,经过平均每周3次、周跑量在10-21公里的4个月训练后,138位马拉松初跑者不仅体重、体脂率、静息心率下降,最大摄氧量提高,血管弹性平均增加了16%,血管年龄平均年轻了4岁。
另一项发表在应用生理学杂志的长达50年的跟踪研究发现,18位从20岁开始坚持每周运动5次跑步、游泳和骑行等有氧运动,周运动时间7小时的跑者,他们在70多岁的心血管健康水平和45岁的健康中年男性相当。
有氧运动可以通过提高心脏的泵血功能来提高每搏输出量,提高胰岛素受体的敏感度,增加能量消耗以达到防治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这是因为强度低、持续时间长的有氧运动,使得血液在运动过程中能够给心肌提供充足的氧气,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维持内环境稳定。心脏作为血液循环系统的主要器官,其强有力的收缩可以使血液在全身循环流动,实现血液与周围组织的物质交换,促进外周血液循环。
不同人群的跑步效果
对于超重人群来说,跑步不仅能帮助减重,还能改善心血管健康。研究显示,肥胖人群通过规律的跑步训练,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是需要注意运动强度,避免过度训练导致的关节损伤。
高血压患者通过跑步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研究显示,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有效降低血压,改善血管弹性,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运动强度过大导致的血压波动。
吸烟者通过跑步能改善血管健康,但同时需要戒烟。研究显示,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功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是通过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是运动不能完全抵消吸烟的危害,戒烟才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科学跑步建议
运动强度:建议从低至中等强度开始,即2~3 MET,并每2~3个月逐渐增加运动强度。运动强度控制在轻松至有点累,且无不适症状。
热身与放松:建议运动前进行热身运动及运动后进行放松运动。出现预警症状如胸痛、压迫感、头晕、心悸或心律失常、异常呼吸短促时停止运动,并在恢复运动前进行医学评估。
运动时不超过运动处方的心率并且运动强度自我感知为轻松至有点累。尽量减少竞技性体育运动以降低能量消耗及心率反应;在高温和海拔>1500m的条件下降低运动强度。
建议久坐的人群开始运动时从低至中等强度开始,即2~3 MET,并每2~3个月逐渐增加运动强度,运动强度控制在轻松至有点累,且无不适症状。
长期坚持跑步不仅能强健体魄,还能提升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是一项值得长期坚持的良好习惯。但是需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注意事项,避免运动损伤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